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的客流总量预计将达到20.95亿次。今年春运的客流“巨大流量”对于铁路服务来说是一项挑战,但同时,做好春运服务,让旅客能够顺利回家团圆、返岗复工,也是铁路的一项使命。今年,一些线路增设夜间高铁,开启高铁“夜间模式”。夜间高铁更好地提升了运力,也为旅客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和更好的出行体验。
“夜间模式”确保返乡之旅“不断电”,服务旅客出行。春节期间,许多旅客踏上返乡探亲、阖家团圆的路,春运客流大、高峰期明显,如何更好地满足旅客的需求,是铁路要做好的一道岁末年初“压轴题”。开启“夜间模式”的高铁能够更好地提升运力,同时也为旅客的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节前从1月13日至1月21日,国铁武汉局计划加开200趟“夜间高铁”来缓解春运压力。高铁“夜间模式”确保交通出行“不断电”,带来全天候守护。
优质服务面向旅客需求“传真心”,带来便捷体验。夜间高铁,不仅是为了春运运力而生,也是铁路交通服务因需而变、与时俱进。高铁“夜间模式”是提升服务质量的一项举措,既关注到了旅客的需要,也牵头提升服务品质,在“夜间高铁”传递关怀温度。1月14日起,国铁南宁局在南广、贵广等热门线路加开夜间动车组列车38对。国铁郑州局对“夜间高铁”推出相应服务,为旅客提供提醒、叫醒服务避免夜间越站,同时落实“不打扰”模式。
多元模式助力使命担当“更有力”,走向美好未来。“万水千山总是情”,中国高铁开启“夜间模式”,是为了春运交通出行的更好畅通,实现人畅其行。除了“夜间高铁”,中国铁路部门还采取了许多新措施,包括电子客票全面普及、畅行码服务推广、网络订餐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务工人员开行更多“点对点”运输专列等等。国铁南昌局等铁路出行的多元服务、多元模式,都深入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当中,精准发力、提升体验,实现高铁与旅客携手向未来。
开启“夜间模式”的高铁背后,是中国高铁的关怀,是服务质量的提升。助力春运、担当使命,中国铁路为温馨春运、便捷春运贡献坚实力量。(照片由左嘉慧提供中国日报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