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神舟十四号载誉而归 外媒聚焦中国空间站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05 17: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12月5日电 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乘组搭乘的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祖国大地,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顺利出舱,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83天的飞天时间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在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完成在轨交接后,载誉而归。

英国路透社报道称,三名中国航天员周日乘坐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结束了在中国空间站为期六个月的任务。

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参与见证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上周三,另外三名中国航天员组成的新团队已经搭乘神舟十五号飞船抵达空间站,接替他们的工作。

天宫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开始在太空永久居住。

美联社报道称,三名中国航天员于周日在中国北部基地成功着陆,完成了6个月的工作。

在出发之前,他们与上周三进驻天宫空间站的神舟十五号乘组的三名同事共同工作了近五天的时间,这是中国首次有六名航天员同时进入太空。中国空间站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模块本月与天宫空间站对接完成。

文章说,三名航天员在着陆约40分钟后顺利出舱。他们都面带微笑,看起来身体状况良好,开心地向着陆地点的工作人员挥手致意。

“6个月忙碌而又充实的太空之旅,很有幸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建成,”第一个出舱的航天员陈冬说,“我们像流星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

另一名航天员刘洋表示,“见到亲人同胞很激动、很亲切。”

今年6月5日,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升空。进驻天宫空间站后,三名航天员历经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2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完成3次太空出舱,还抽出时间为小朋友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天宫课堂”。

文章说,天宫空间站的使用寿命为10到15年,如果现在的国际空间站如预期的那样在10年后退役,中国天宫将成为唯一仍在运行的空间站。2003年,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自行将航天员送入太空轨道的国家。

目前,中国的探测器已经在月球背面和火星上着陆。2020年,中国发射的一个探测器将月壤带回地球,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首次重新带回月壤。

英国广播公司也关注到中国深空探索的未来。报道说,三名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完成6个月的任务后返回地球后,中国还计划去月球、火星和更远的地方。

天宫空间站是中国新的永久性空间站。在天宫未来十年的运行中,预计中国每年将执行两次载人发射任务。

文章说,在过去10年里,中国共成功发射了200多枚运载火箭。中国已经向月球发射了“嫦娥五号”无人探测器,以采样返回岩石样本。

(编辑:齐磊 刘世东)

【责任编辑:齐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