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 本网专稿

台湾艺术家扎根湖南醴陵 醉心釉下五彩瓷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9-06 17: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9月6日版面截图

朱友芳 郑彩雄 长沙报道

十年前,台湾艺术家关兰陪伴丈夫到湖南祭祖,第一次看到株洲醴陵出产的精美釉下五彩瓷后,她惊叹不已:“惊艳!我很快就爱上了釉下彩瓷的绚丽色彩。”随后,关兰在醴陵扎根,开设陶瓷艺术工作室,潜心研究和创作釉下五彩陶瓷艺术。

1953年,关兰出生于香港的一个艺术世家,父亲关保民是隔山画派的重要传承人,能书擅画并工诗。受父亲的影响,关兰从小便喜欢画画,也跟随父亲学习如何制作瓷器,后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

关兰的叔叔关山月(1912-2000)是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师,他也对关兰给予了诸多指导。毕业后,关兰在台北成立画馆及出版社,投入美术事业,推广当代艺术,并且先后组织了100多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创作中的关兰。

从台湾来到湖南醴陵十年间,关兰创作了大量的釉下五彩瓷作品,并且和醴陵的山水人文建立了深厚感情,她的工作室在当地颇有名气。

作为画家,关兰来到醴陵很快便掌握了陶瓷烧制技术和制作釉下五彩瓷的技能,潜心研究了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的历史发展。在创作中,她将隔山画派的画法与釉下五彩瓷结合,丰富了釉下五彩瓷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技法。

关兰的老师林玉山表示,除学校专业知识外,家庭的熏陶也有助于她掌握众多绘画技巧,成就自己的艺术风格。

另一位著名陶瓷专家称,台湾画家的风格和技巧尤其适合制作釉下五彩瓷器。“关兰在醴陵的艺术创作有很大优势,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风格。她的创新和突破,赋予了釉下五彩瓷新的内涵。这也充分表明台湾和大陆之间文化交流的共通性。”

关兰表示,“醴陵陶瓷白润似玉、彩透如虹,绚丽的色彩是它最大的优势。”关兰觉得自己与釉下五彩瓷的邂逅恰逢其时,目前醴陵彩瓷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关兰创作的粉蝶樱花鼓胸瓶。

在创作过程中,关兰将岭南山水画派的小写意花鸟技法融入瓷画,同时她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现代绘画观念,创造性地探究了瓷器绘画制作的当代技艺,凸显瓷器的色彩。其艺术效果典雅富丽、清新悦目,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普通观众。

两年前,关兰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一场瓷器展,她充分感受到了醴陵釉下彩瓷更使人印象深刻,丝毫不逊于其他国家出产的著名瓷器。

“就我而言,创作是最快乐的一件事情。在等待一件烧制好的瓷器出窖时,我总是满怀期待,”关兰说。

关兰现在完全沉浸于醴陵釉下彩瓷的世界,她每年都会绘制几十乃至数百个大大小小的作品。

去年,关兰在长沙和广州组织了四场釉下五彩瓷器作品展。与此同时,她还一直坚持致力于促进两岸现代文化艺术交流。

关兰称,她将在醴陵继续创作,希望余生都可以与瓷彩为伴,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几年前,关兰的丈夫也来到了醴陵,担任她的助手。“我很满足,因为我每天都可以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进行创作,醴陵的生活让我可以沉浸在釉下五彩瓷的世界里,心无旁骛,专心创作。”关兰说。

醴陵陶瓷生产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生产陶瓷。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