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出真招、见实效,切实解决婚育后顾之忧

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近日,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引发社会关注。

热评|出真招、见实效,切实解决婚育后顾之忧

来源:央视新闻 2022-08-20 14: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近日,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引发社会关注。

重视、全面,这是此次《指导意见》给人的第一印象。卫健委、发改委、民政部等17个部门共同就生育支持的议题发文,尚属首次。各部门综合施策,围绕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等八个方面,推出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等20项具体政策。涉及部门多、领域广,推动这些举措在全国实施,能够切实解决家庭后顾之忧,对于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生育不仅是关系你我的家事,更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国事。自去年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区各部门都纷纷关注生育政策,出台配套支持措施。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再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从中可见人口发展是“国之大者”的重要地位。此次《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与之一脉相承,既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也是回应群众关切。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支持,期待落地!”“政策很全面,期待早日落实到位!”从相关报道下的网友留言也能看出,好政策引人点赞,关键还在于落实。2021年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经济负担重、子女无人照料和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因素已经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障碍。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好政策得到好落实,才能破解“不敢生、不想生”难题,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

人口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不能“就人口谈人口”“就生育谈生育”。横向看,各地区各部门要注重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纵向说,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总结积累工作经验。横向纵向共同托举,不断织密政策保障网,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从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