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三院航天智信团队圆满完成冬残奥会气象保障任务

在刚刚落幕的2022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在室外举办的冰雪项目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极为严苛,气象保障在各项比赛活动安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作用。

航天科工三院航天智信团队圆满完成冬残奥会气象保障任务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3-17 16: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17日电(记者 赵磊)在刚刚落幕的2022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在室外举办的冰雪项目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极为严苛,气象保障在各项比赛活动安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作用。那段时间,正值北方初春,天气变化无常,大风、低温、雨雪等复杂天气轮番上阵,给赛事安排增加了诸多挑战。因此,精准发布北京周边赛区的气象预报对于统筹安排赛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冬残奥会期间,运行在3.6万公里高空的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提供的数据,在冬残奥会气象保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助力风云四号B星的安全运转并24小时为冬残奥会提供高质量气象预报保障服务的,正是一群来自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所属航天智信的年轻航天人。

在冬残奥会期间, 航天智信空天团队根据上级指示启动了加密监测。因为,只有加密监测,才能提升监测密度和气象预报的准确性。监测范围以北京为中心、半径为2000千米的区域进行分钟级250米、500米和2千米分辨率的观测,图像定位与配准系统采取实时数据处理及推送流程模式,支撑业务产品生成和数据分析。更形象地说,团队从大方向宏观把握天气态势并对从卫星下传的原始图像进行定位与配准,确保图像位置的精准性,为后期的产品生成以及云层观测、雨量观测的精细化气象预报工作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并为冬残奥会提供24小时高质量气象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期间,空天团队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成果在气象保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冬残奥会期间,卫星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空间热环境复杂。卫星在轨运行时,星体及载荷的温度均随着太阳照射方向的变化而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导致图像生成的位置与实际位置发生较大偏差,从而影响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气象保障工作的一个难题。为此,空天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克服重重困难破解了这一难题。

据介绍,空天团队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得益于秉持“创新”理念。团队组建之初,团队带头人黄攀主任深刻意识到:唯有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营造团队的创新环境氛围,黄主任通过营造宽容失败、求真务实的学习工作氛围,经常组织小组学习研讨活动,增加团队成员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头脑风暴出主意的方式激发团队创新活力。与此同时,黄主任十分注重培养青年人的创新能力,让青年人挑大梁、当主角,在重大技术攻关中锻炼成长,在解决难题中创新思路、提升能力。

(赵磊)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