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胜波:打造开放协作共享创新平台培育协同创新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来自航天科工二院25所的董胜波始终关注创新,“结合实践,探究渊源”。今年两会,他的提案是对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一些建议,也是在前几年提案基础上的更深一步思考。

董胜波:打造开放协作共享创新平台培育协同创新生态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3-04 11: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4日电(记者 赵磊)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几年,全国政协委员、来自航天科工二院25所的董胜波始终关注创新,“结合实践,探究渊源”,多次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实践提交提案。今年两会,董胜波的提案是对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一些建议,也是在前几年提案基础上的更深一步思考。

创新是命运所系、大势所趋、形势所迫。董胜波认识到,实现科技创新要大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努力实现更多“0”到“1”的突破,打造开放协作共享创新平台、培育协同创新生态是有力支撑。

“对科学研究的三个大类:基础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就科研平台而言应有所区别。”董胜波说,基础科学研究应为少数顶尖人才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在没有明确应用前景、没有成果转化压力及其他压力下,主要凭兴趣自由探索发现自然现象;对应用基础研究而言,应针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中涉及的基础科学以及交叉学科问题,形成科研机构和高校优秀团队等组成联合团队,针对问题从原理和机理上进行深入研究,有可能在国家战略领域产生颠覆性创新;应用研究则是重点解决产品化进程的关键核心技术及“卡脖子”问题,需要产学研用密切配合,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先进探测等新兴应用中占领先机。三者所需的创新平台具有不同特点,应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激发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创新活力。

打造开放协作共享创新平台主要是针对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下科技创新的集中优势,实现创新资源整合,构建协同攻关、深度融合的运行管理模式,统筹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工程技术研发,形成系统、有序的组织优势。

董胜波说,国家每年产生600-700万名工程师,我们在应用研究上有巨大的优势。但核心竞争力还是要体现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其对解决“卡脖子”问题意义重大。

科技创新,赋能发展。这几年,董胜波着眼前沿技术,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产品研制中的“卡脖子”问题,带领团队深入推进以相控阵技术应用、核心芯片为代表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太赫兹、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多项新技术,攻克了多项工程应用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成果转化,为解决产品跨代发展难题提供了核心支撑。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