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东莞台博会收官:台商台胞提振信心,两岸产业提质升级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11-16 16:19
2021-11-16 16: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14日,第十二届东莞台博会圆满收官。超过25万人次通过南方+、云端台博会等平台线上观展,超过3000名专业采购商进场参观采购,12届台博会累计促成合作意向308.4亿元。在国内疫情形势仍有反复的背景下,本届台博会取得的成绩更显难能可贵、分量十足。

今年,台博会升格为省级展会,首年便实现了“实力”“活力”双提升。展会以“聚焦创新科技 聚力融合共赢”为主题,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来自全国的450多家知名台企亮相,江西、深圳等10个省市首次设馆,为历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台博会。

省市首次独立设馆、万亿产业对接交流、全国台商大秀“王牌”、科技巨头发布新品、市民畅享潮玩美食……这场贸易盛会正激荡起两岸融合发展、创新共赢的澎湃动能。

助力台商转型

成绩单“含金量”十足

台博会刚开展,东莞李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就迎来一位上海采购商。那是一家与金融业深度合作的指纹技术界有名企业,目前采购的芯片都需要高价进口,知道台博会设有半导体主题馆后,特意赶来东莞寻找合作伙伴。

“他远道而来,我们用实力和产品迎接他,为他提供芯片设计与解决方案。”站在备受关注的12寸(300mm)晶圆前,李洲电子执行副总经理韦泽国告诉记者,这几天已有不少采购商、部门机构来洽谈合作。

在旁边展台,一台机械臂准确“吸”起深料框中指甲盖大小的零部件,稳健移动,瞬间精准放入下料托盘中,动作行云流水。

这款TM 3Dvision机械臂成为了台博会“网红”,给达明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市场经理李明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惊喜——“每次现场‘取放物品’,都能引来惊叹连连。”

创立于2016年的达明机器人,是一家协作机器人品牌和生产商,创立三年之内便跃升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作为首次亮相台博会的“新面孔”,达明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专业观众“围观”咨询。

在深化专业办展的第二年,台博会依然重点聚焦5G、半导体、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70%的参展企业为电子信息3C数码产业,其中不乏在全球占行业领先地位、产值逾百亿的科技巨头,为全国台商台企搭建拓展市场、转型升级的服务平台。

“这里聚集了5G互联网、半导体行业的合作商和企业客户,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提供了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5G云端物联网主题馆暨半导体馆产品发布会结束后,锱云(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吴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展会期间,英业达集团、研华科技、达明机器人、矽德半导体等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会员企业,与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东莞市中晶半导体科技等莞商会、莞民投联合会员企业进行了洽谈对接,达成了合作共识。

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主任杨儒堃表示,东莞是国际知名的制造业城市,这次台博会吸引了很多深圳、上海等地的企业,其中很多是5G物联网、半导体领域的知名台企。

汇名品佳品,聚两岸宾朋。在迈向万亿GDP新起点的征程上,更多的电子信息技术、方案、人才等资源,与东莞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凸显出的产业聚集效应正在焕发强劲创新活力。

“东莞台博会这个平台展现了台商在5G物联网、半导体等方面的强劲实力,让更多本土的制造业企业互动交流,促进本土企业和台商台资从‘制造’走向‘智造’。”杨儒堃说道。

平台作用突出

台博会“磁力场”强劲

“对接会让我了解到大湾区的产业平台窗口,认识到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台商朋友,也带来了更多的生产服务供应商。”上海力盛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文桂说道。

林文桂参加的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对接会,是本届展会活动之一。台博会期间,5G云端物联网主题馆暨半导体馆产品发布会、城市馆名品推介会、东莞台商名品推介会等活动轮番上演,5G、半导体、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的参展商代表纷纷拿出“镇馆好物”,多家明星台企成功“出圈”,赢得了新客户、新伙伴的信任。

  在台博会平台,互利共赢的故事接连上演,创新合作源泉被进一步激活。

“东莞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杨儒堃介绍道,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持续优化,人才集聚、企业集聚,产业集聚等集聚效应正在凸显。

加强创新合作,参展商们拥有强烈共识。智慧服务型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晶圆芯片蒸镀装卸机、双目相机……一系列新产品、新设计、新创意不断涌现,展现着产业创新活力。

台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经验和理念。

在海峡两岸农业科技馆,“有机”“健康”“科技”成为关键词。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永忠在逛完展馆后说道:“我们东莞在历史上是农业大县,现在都市农业发展也很发达,而台湾在农业方面发展兴旺,台博会能够设馆将两地的农业对接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真不容易,终于喝到了正宗台湾茶!”11月12日,台湾商人阿凯在台湾鹿谷森茂名店展馆时的一句感慨,让展馆负责人刘月芬感动许久,“他说以往都是自己带茶来大陆,这次从我们展馆里找到了味觉记忆。”

祖上世代经营茶叶,到刘月芬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从早期服务于台商,到如今开拓大陆市场,刘月芬也感受到了大陆消费升级带来的茶叶新生机,“以茶会友,越来越多的大陆朋友开始消费茶叶。”

台博会平台上,“新”生活、“酷”科技、“最”潮流云集,折射的是强劲的台博会“磁力”,这里市场需求更加丰富、多元,合作潜力更具广度、深度。与此同时,发展成果普通惠及民众,优质进口产品加快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着人民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

市场潜力无限

制造业“升级路”加速

为什么是东莞?这是台博会上台商台企被问及次数最多的问题之一。

对于很多东莞台商来说,东莞的吸引力早已不是成本较低的劳动力,而是隐藏在城市内部完整、灵活的产业链和高品质的精加工技术。此外,潜力无穷的市场也在吸引着台商台胞前来落户,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到来,也为东莞打造“先进制造业之都”而贡献了力量。

在东莞市隆誉电器有限公司(下称隆誉电器)展馆内,主打产品宏惠养生杯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过硬的品质、精致的包装,是这款养生杯的“杀手锏”。“我们的包装体现了很多东莞元素。”誉隆电器宣传部负责人范银芳提到。

宏惠养生杯包装主色为中国红,印着东莞标志建筑西城楼和市花玉兰,而养生杯的盖子上有着一对精致、可爱的鹿角。“鹿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吉祥如意的寓意,这也是我们对消费者的祝福。”范银芳说。

对东莞文化的尊重和活用,是隆誉电器的制胜秘诀;而过硬的技术,则是民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民富电子)的重要法宝。

“以前晶圆芯片在蒸镀的过程中很容易损坏,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障芯片的安全,就是我们设计、研发这个产品的初衷。”民富电子工程师王庆军告诉记者,该公司晶圆芯片蒸镀装卸机的投入使用,可提升芯片良率至99.9%。

从现场视频中可以看到,晶圆芯片蒸镀装卸机正在使用机械手臂放置晶圆芯片,上方还有四条红外线正在测距。“这台设备在工作状态下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检查芯片有没有破片、裂痕,这些步骤全部是自动的,不需要任何人工去辅助。”王庆军提到。

目前,民富电子研发、设计环节主要在台湾,但在东莞布局了工厂。“未来我们会把设备、技术、生产、售后等全部转移至东莞。”王庆军说。

晶圆芯片蒸镀装卸机的诞生,源于为一家马来西亚公司解决晶圆芯片容易受损难题的过程。研发成功后,该产品连续测试9小时,却没有损坏一片芯片,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因此,民富电子决定要将这款产品推广到半导体行业,让所有厂商都能享受到这个技术。

而来东莞的原因,王庆军认为一是因为东莞机械加工能力位于全国前列,在精加工这一块具有极大的优势,“这十分符合我们公司的要求。”此外,东莞正在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之都”,在配件质量、加工技术等方面有强有力的保障,“‘东莞制造’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品质的保证。”

“目前,我们在大陆这边已经接到了很多订单,未来我相信这个产品一定能够深入半导体行业。”王庆军对大陆市场抱有极大的期待,这也是民富电子即将全部转移至东莞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中国对芯片的研发不断扩大,每一年都有好消息公布,那我们相关配套技术也要紧跟步伐,争取做出更好的产品。”王庆军说。

疫情前不怯场

幕后的“守护力”满格

时间回到10月26日,距离原定开展时间还有短短2天。然而,一波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节奏,东莞台博会宣布延期办展。如此大规模的展会突然被按下暂停键,巨大的协调和防疫压力到了组委会头上。

“运来那么多蔬果怎么办?”从自家有机农场摘下的1200斤生鲜蔬果,已经变成了一个个陆续抵达东莞的快递箱,来自福建龙岩的冠鲜生机蔬果负责人牛慧敏发了愁。

“你有多少?我们来解决!”得知消息后,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台博会总召集人陈宏钦马上发出号召,当天就买完已到货的数百斤蔬果。

很快,牛慧敏就收到了各方援助的电话微信:“谢岗台商协会会长林志龙500斤,市台协妇联会姐妹们也帮忙,最后1200斤全部卖光,我真的很感动。”

展会按下暂停键,幕后工作却按下了快进键。

为参展商免费解决临时仓储问题、耐心解答解决问题,日夜奋战研究防疫方案,维持展会已搭建一半的现场秩序,召开展会延期说明会,一对一电话回访收集参展建议……这样的暖心故事,在期间日夜上演。

11月7日,展会重启公告发布,此时离开幕只剩4天。受疫情影响,原来邀约的不少省外、市外采购商无法来莞。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市台商协会马上联合东莞市工信局、市工商联等部门机构,通过一对一电话微信等方式,重新组织邀约市内采购商,并通过媒体行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最终,在各方努力下,450多家参展企业、3000多名采购商如期赴约,台博会热闹复展。“防疫不防心,感谢参展商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全力以赴增强采购对接力度,让大家不虚此行。”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展会期间,组委会全部工作人员分工合作,帮忙扫码、现场巡逻监督佩戴口罩、杜绝美食区外试饮试吃,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展会顺利安全举办。

“目前看来,本届台博会是全市唯一一个搭建一半按下暂停键、又在半个月后复展的展会,也是为数不多的防疫达到广交会标准的展会。”组委会防疫组成员介绍道。

在国内疫情形势仍有反复的背景下,2021年东莞台博会的顺利举办、幕后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彰显了东莞助力台商台资开拓内销、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也体现着东莞推动两岸产业融合发展、两岸群众交流交往的担当。

据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大岭山分会会长、台博会副总召集人陈冠宇介绍,本届展会论坛、舞台活动不断,台商台企和采购商之间互动更多、联系更密切,“各城市友会的会员们也从晚宴的点头之交,变成好朋友、生意伙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