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障碍法治环境保障论坛在武汉举行

2021年10月12日,首届中国无障碍法治环境保障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

中国无障碍法治环境保障论坛在武汉举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0-14 10: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14日电 2021年10月12日,首届中国无障碍法治环境保障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

来自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部分代表,高校法学、人权研究机构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湖北省、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中国残联与湖北省、武汉市、深圳市、杭州市、大连市残联,中国信通研究院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等部分地方无障碍社会组织的代表及武汉理工大学部分研究生代表线上线下共计100余人参加论坛。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教授为论坛召开致辞;全国人大代表、黄石市残联副主席李莉,湖北省残联副理事长毛建东,全国人大常务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全国人大常务会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出席论坛并致辞。武汉理工大学法社学院院长、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牧主持会议。

本次论坛,旨在推进中国无障碍环境系统化法治化建设,交流分享我国无障碍法治环境建设的成效经验、剖析困难问题与谋划推进路径;研讨探求无障碍法治环境建设的目标、路径和方法;寻求提高无障碍法治环境治理能力的科学体系与长效机制,以此推动保障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无障碍环境的立法进程、法规政策标准制定和效能转化,切实保障无障碍实现法治善治环境,提升无障碍法治环境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现代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在讲话中强调:“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进程是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应有之义。无障碍环境高质量发展是化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进程十分必要。”

吕世明进一步阐释:“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进程是破解无障碍环境建设治理难题、促进无障碍环境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障碍法治环境充分保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消除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现象;有利于倡导无障碍意识理念深入人心,深化培育全社会的无障碍自觉行为;有利于深度解决无障碍设施建设覆盖率不足、发展不平衡、质量差等系列突出问题;必将极大促进城乡发展无障碍环境平衡,弥补农村无障碍环境建设薄弱的弱势;有利于依法治理管理无障碍设施使用维护维修良态运营;有利于促进信息交流和社会服务无障碍的质量提升;有效建立健全无障碍环境组织管理和法治保障常态机制。探索和践行中国特色无障碍环境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品质发展之路,需要无障碍法治环境保障。无障碍的人文环境需要法治环境的营造,只有法治环境才能消除障碍,才能保障无障碍环境的系统性、安全性、便利性、适用性,才能形成无障碍高质量态势,方能彰显大美无障爱。”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无障碍改造工作,近期发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白皮书等都有无障碍方面的内容,截至2020年,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05%的出入口,56.8%的服务柜台,38.66%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的改造。在“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继续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团结带领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共建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论坛最后还设置了圆桌会议互动交流。

论坛前日,吕世明一行调研组与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一同先后到武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湖北省检察院进行无障碍立法需求和无障碍公益诉讼情况调研,听取来自当地残联、残疾人组织、检察院机关、交通、住建、文化旅游等部门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方面的亲身体验、意见建议、实施对策,与湖北省检察院共同就推进无障碍法治环境保障具体实施项目进行了工作研讨、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由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无障碍环境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权益保障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无障碍文化促进中心、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基地等联合主办,由武汉理工大学无障碍标准化研究与服务中心承办,由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学术支持。上海国际康复活动中心诺宝无障碍培训基地、海南中联无障碍环境研究院、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东北财经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中心协办。论坛线下线上同步进行,得到社会各界与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编辑:王旭泉 许聃)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