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原创 > 中国日报专稿

2021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来源: China Daily
2021-10-10 16: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10日电(记者 邹硕)10月10日,由中国工程院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主办的“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与治理”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拉开帷幕。本次论坛面向新时代发展要求,与会专家学者共同交流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与治理领域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助力交通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院士和北京交通大学校长王稼琼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宪庚、朱高峰、殷瑞钰、王礼恒、田红旗、胡文瑞、郑静晨、丁荣军、杜彦良、黄维和、柴洪峰、金智新、凌文、卢春房、陈湘生、刘合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以及来自相关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近200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孙永福院士主持。

何华武院士在致辞中指出,于2019年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在此背景下举办本次论坛,将为实现交通强国中交通安全水平、治理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持续保持我国在国际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科技领先位置,支撑世界范围内轨道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王稼琼表示,北京交通大学在125年的发展历程中,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盯制约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有组织科研,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性重大成果。牵头建设了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轨道交通研究平台。近年来,学校还汇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发挥学科群优势,培育组建了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成立了实体化的川藏研究院,启用了丰台轨道交通创新基地,通过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开展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应用研究,全力服务我国“高铁名片”和“交通强国”建设。

论坛上,15位院士、专家学者和业界翘楚充分发挥高端智库作用,分别作学术报告。其中,孙永福院士从系统的角度探讨了中国高速铁路安全治理的战略;卢春房院士强调了法律法规及安全监管体系对铁路安全发展的重要意义;田红旗院士结合“融聚 融创 融治”的理念,提出整合社会力量,提升高铁安全治理的新思路;杜彦良、翟婉明、陈湘生、郑静晨、丁荣军等院士从基础设施、轮轨关系、运行环境及应急救援等角度为高铁安全保障提供新的技术路径;北京交通大学贾利民教授和中车公司副总裁王军分别从空天车地一体化系统安全监测和高速列车全生命周期设计与健康管理的角度为高铁安全治理提供解决方案。

同时,来自德国、法国、日本、英国的铁路安全领域相关专家,从安全保障仿真技术、监测技术、评估技术、事故分析预防技术及互操作与安全认证技术等角度阐述了国际先进的铁路安全保障技术与前沿理念。

胡文瑞院士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论坛是一次大型的关于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与治理的技术盛宴、思想盛宴与理念盛宴。据介绍,论坛共收到论文投稿50篇,收录39篇,其中10篇被评为论坛优秀论文。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为国外专家提供视频录播,并实时开展视频和图片直播。

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是中国工程院举办的,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和工程性的最高级别品牌学术活动,针对国家前沿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为相关领域的中外顶级专家搭建高水平、高层次的交流平台,通过研讨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工程科技发展的方向,更好地引领未来工程科技的发展,为国家相关领域发展提供战略性意见。

(邹硕)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