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对网购者影响几何 九成受访者网购会查看差评

调查中,33.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能分辨出评论的真假,刷的好评一眼就能认出;55.9%的受访者表示基本看得出,但也上过当;还有10.5%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李一表示,自己也会在网购时特意查看差评,“因为现在好多好评是刷出来的,除了恶意差评,一般差评倒反映了真实情况”。

差评对网购者影响几何 九成受访者网购会查看差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09-30 05: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网购时想给差评,又担心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有的时候,商品差评被隐藏起来,很费劲才能找到。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对15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3%的受访者网购时会看评论,90.5%的受访者会特意查看差评。受访者中,男性占35.4%,女性占64.6%。

97.3%受访者网购时会看评论

暨南大学研究生高云(化名)平时网购时,会留意评论数,还会关注网友的提问内容和买家发的实物图,“买家秀与卖家秀有时差别很大”。

“大段大段的评论以及‘无脑吹’,一看就是刷的。”兰州大学研究生袁小红(化名)网购时几乎必看评论,“尤其会看带图片的,还有买家秀”。

数据显示,97.3%的受访者网购时会看评论。

“像有些商品的好评,连背景图都一样,肯定是刷出来的。”在北京上学的90后张富尧说,有些刷的好评比较容易看出来,刷好评一般会规定发几张照片,评论多少字以上,连追评都有要求。“差评更好区分。一般真正不满意给差评的,买家通常会放出图片或者跟客服聊天的截图,没有证据还鸡蛋里挑骨头,通常是刷的”。

“有些买家发的照片,明显就是模特照的,应该是刷单的。”高云说,像服装等商品,如果有刷单、刷评论的情况,自己还能分辨,但其他的就比较困难了。

调查中,33.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能分辨出评论的真假,刷的好评一眼就能认出;55.9%的受访者表示基本看得出,但也上过当;还有10.5%的受访者表示不能。

90.5%受访者会特意查看差评

数据显示,遇到不满意的消费体验时,12.6%的受访者表示每次都会打差评,75.6%的受访者偶尔会,还有11.9%的受访者从来不会。

高云说自己曾接触过刷单,需要自己先支付,商家再把钱转给自己,操作过程非常麻烦。“对方会先发来一个图片,比如需要刷一个粉色的雨伞,要去搜关键词,从列表中找出商家店铺的主图,然后浏览页面、评论区,加入购物车等,有的商家还要求货比三家、先浏览其他的店铺,这样后台数据才正常”。

住在四川宜宾的90后李一在上学时也接触过刷单,但因为嫌垫钱风险大就没做,“我一个室友被骗了1万多元”。

“感觉现在刷评论很普遍。像发上来一些很精致的图片,通篇夸赞以及当天就追评的,可能就是刷的。”住在湖北荆州的90后刘修(化名)说,在网购时会特意去查看差评。“为了了解商品存在的问题,看看是否可以接受”。

李一表示,自己也会在网购时特意查看差评,“因为现在好多好评是刷出来的,除了恶意差评,一般差评倒反映了真实情况”。

数据显示,90.5%的受访者会特意查看差评。

“差评数量很关键,如果差评很多,我就直接放弃了。当然也会看内容,看看差评的内容是否是我不能接受的缺点。”袁小红觉得现在刷单现象非常普遍,包括一些博主的测评也有水分,影响了消费者的判断。

“买之前先去实体店探店,亲身体验后再入手也不迟。”张富尧认为,买相同类型的产品要货比三家,尽量去旗舰店购买,价格可能会贵一些,但有积分抵现或者换购活动,算下来花费差不多,而且售后有保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实习生 姚奕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孙山)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