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号”中欧班列开行助力沿线经济发展

近日,首趟“大红袍号”中欧班列从武夷山陆地港前往俄罗斯莫斯科。福建作为沿海地区,有自己的港口城市,有自己的出海贸易通道,但是开通了中欧班列的陆地贸易通道,仍然也可以进一步拓宽自身的对外贸易往来。

“大红袍号”中欧班列开行助力沿线经济发展

来源:中原网 2021-06-15 10: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首趟“大红袍号”中欧班列从武夷山陆地港前往俄罗斯莫斯科。该班列以武夷岩茶为媒,积极与沿线城市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武夷山茶产业的出口与转型升级。(6月9日 人民日报)

一说起“大红袍”这个名字,人们很容易想到驰名中外的武夷山大红袍茶叶。但是,用“大红袍”来命名的国际班列却少有人听说。就在这几天,“大红袍号”中欧班列从武夷山陆港出发,经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出境,再经蒙古国,重点到达靠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西南陆港——沃尔西诺,全程约9430公里。

让中国产的茶叶走出去,用最快的方式方法运送到客户手中,这显然是最近几年我国多个茶叶产地和品牌对外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向来是产茶大国,同时也是茶叶的发源地,自古以来,茶叶就是对外贸易的重中之重,不管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还是西南方向的茶马古道,亦或是东南诸多港口的贸易物品,茶叶都充当了重要角色。很多人都知道,我国不仅是产茶大国,同样也是茶叶消费大国。但是有不少人所不太了解的是,在海外诸多国家里,同样也有对中国茶叶情有独钟的,其中就有俄罗斯和蒙古国等,当地人对中国茶叶的喜爱和依赖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茶叶,作为中国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重要媒介,书写了古老和现代贸易的无数辉煌篇章。如今,中国产业通过陆路运输的方式运送到俄罗斯,运送到中亚和欧洲,这恐怕数百年甚至是几十年前都不可想象的事情。

所以,中欧班列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它不仅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而且运送时间更短,对比茶叶这种不宜久放或者存放条件较为苛刻的商品来说,用火车来运输是再好不过的了。像是“大红袍号”列车,从武夷山出发到达莫斯科沃尔西诺,加上中途各种通关和换轨也仅仅只需要13至14天左右的时间,快捷的贸易通道让许多“即时商品”或者“保鲜商品”有了“出海”的可能性。这也为国内诸多产品的出口与海外产品的进口提供了更多运输渠道,中欧班列之所以愈来愈受到青睐,并且其发展潜力受到多方面的深度关注,这也是有其原因的。

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通后,作为全球工业制品的生产大国的中国,其大量商品的对外输出有了另外一条便捷通道。如上面所提到的,中欧班列作为陆路运输的“快捷方式”,它的运输时间更短,运输环境更加友好,同时,它的“连线效应”也远比海洋贸易要丰富得多。铁路线就像是一条牢固的链条一样,把沿线诸多国家和地区快速连接在一起,从贸易到资金往来,从投资到沿线产业链的快速完善。可以说,中欧班列不仅惠及了国内诸多生产和贸易企业,同时,也快速带动了沿线国家工农业生产能力。君不见,最近几年里,国内市场经常出现一些来自海外的特色产品,像是西班牙的火腿,像是法国和意大利的红酒,像是来自于荷兰、德国的猪肉制品等等。尤其是猪肉制品,最近几年可谓是“火爆”川渝两地,当地人喜欢吃的火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肉类其实是来自于欧洲的“供应”。从这个小小侧面可以看出,这种“加强版”的国际贸易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有多大了。

福建作为沿海地区,有自己的港口城市,有自己的出海贸易通道,但是开通了中欧班列的陆地贸易通道,仍然也可以进一步拓宽自身的对外贸易往来。“大红袍号”列车代表的不仅仅是福建武夷山的产业对外出口的“另外一种方式”,其实也在侧面表明中欧班列的竞争力在加强。它的未来大有可为,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路”也会越走越宽阔。(王岱)

(王岱)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