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养授课模式,让宁夏小学生课堂掌声、笑声、讨论声声声不断

创新素养授课模式,让宁夏小学生课堂掌声、笑声、讨论声声声不断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0-30 17: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现在,让我们开始抢答环节。准备开始!”老师的话音一落,同学们快速敲击桌子上的平板回答问题。很快,全班的答案数据都反馈在老师的电脑上。

这是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十八小学四年级二班的一堂语文课。语文老师全婧今天上的是《王戎不取道旁李》。不同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她在课堂注重创新素养培养。首先把课文中的问题抛给孩子自主去学习,并进行小组交流、展示,达到了共学的目的,课堂就出现了辩论声、笑声还有掌声。来自四年级二班的马浩然说:“我最喜欢的是小组合作的环节,我认为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热烈的讨论,最后一起得出一个道理,我非常开心。”

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创新素养教育,兴庆区第十八小学坚持破旧立新、守正创新,秉承“惠润教育”办学思想,以培养“启智明德、宽基扬长”的现代小公民为育人目标,下好创新素养教育先手棋。

一场致力于课堂教学的变革,在理念引领、课堂实践、课题导航、专家诊断、总结提升中探索出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 “3333”课堂教学模式,在十八小展开,他们使研究和思考问题成为教学的主线,互动、合作、交流、共享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机器人、人工智能、创客AR等创新实验室,编程等跨学科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也为创新素养教育做出贡献。传统课程与现代技术融合,改变课堂形态,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发展、促进,使课堂教学富有个性、精准高效。科学课上,老师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小车是怎么动起来的,启发同学们自己摸索编程的规律。

同时,针对当前学生课业负担重、身体素质下降这一现象,学校尝试利用课堂上节约出来的时间,有计划、多方面地把学生感兴趣的、健康而有活力的运动、舞蹈、音乐等引入校园,一方面缓解学习压力,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另一方面培养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增强孩子们的体魄,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跳绳、篮球、鬼步舞、啦啦操等多项运动出现在十八小的课间活动里,笑声、掌声声声不断。

兴庆区第十八小“3333+N”教学模式是宁夏创新素养教育的一个缩影。宁夏从2015年开始启动实施创新素养教育,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深入推进。2017年,试点学校(幼儿园)从3个市、县(区)的16所扩大到覆盖自治区各市、县(区)的64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参与实验教师从1200人扩大至4.3万人,学生从1.3万人扩大到46.2万人。从2018年秋季学期起,自治区初中及以下学段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实施创新素养教育。

宁夏实施创新素养教育“坚持示范先行、典型引领”。遴选出在创新教育制度、设施建设、课程建设、经费保障、师资配备、学生创新活动参与度、创新成果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中小学(幼儿园)作为自治区级“创新素养教育示范校”,以点带面,引领和促进宁夏创新素养教育全面开展。

宁夏的创新素养教育立足课堂,把创新素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所以要提炼适合创新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在教学中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又要汲取现代教学方法的精华,还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年龄特征探索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宁夏教育厅推出的创新素养教育评价四张量表,从科目设置、组考形式、命题质量、赋分办法、综合素质评价等进行了系统重构,既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又充分体现创新素养教育要求。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深入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的重要保证和硬核支撑。《宁夏教育现代化2035》《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规划(2018-2022年)》等重要文件中,都将创新素养教育全面纳入,同时,宁夏每年投入专项经费1000万元,建立督导评估、激励评价、宣传推广等机制,支持创新素养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推进落实。(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蔡雨欣 翟安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