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三公司长春地铁6号线项目开展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10-19 14:39
2020-10-19 14: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16日上午,中建二局三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长春地铁6号线项目迎来一位特殊的老人,耄耋之年步伐稳健,头发灰白精神矍铄,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戴着领带,胸前挂着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勋章,特意从黑龙江哈尔滨市赶来和项目部全体职工一起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603069310923422.png

1603069345406007.png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在长春地铁6号线项目部会议室响起,40多名职工代表全体起立,心潮澎湃,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前辈的到来,项目职工代表为老英雄献花。“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的原三八军一一三师三三七团侦察排排长张文勤前辈,如今已经92岁高龄,家喻户晓的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奇袭》就是以当年他参加的奇袭敌方武陵桥事迹为原型拍摄的……”长春地铁6号线项目副书记杨光辉向大家介绍老前辈的光荣事迹。

1603069288177046.png

被炮火震伤双耳导致七级伤残(据亲人回忆原鉴定为二级)的张文勤前辈目前仅有右耳保持着一丝听力,在众人崇敬的目光中,他从靠近显示屏的座位上缓缓站起身来,挺直了腰板,注视着显示屏上的志愿军军歌歌词。从老人的嘴型可以看出他正在轻声哼唱着军歌,按在桌角略微颤抖的双手难掩内心的激动。

重温了激动人心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后,活动现场播放了电影《奇袭》片段,时间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1950年11月,时任38军军长梁兴初命令侦察支队务必于11月26日8时前炸毁武陵桥,配合主力部队歼灭伪七师。当时张文勤前辈所在的113师侦察连和38军军部侦察连、两个工兵排一起组成侦察支队,携带一部电台,600公斤炸药,每人携带4颗手榴弹和充足的弹药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1950年11月26日7时30分,随着一声巨响,大桥和驶上桥头满载军火的5辆敌方先头汽车一起飞上了天。不知什么时候,张文勤老人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前来项目一起参加活动的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赵春国早在活动之前已经在接待室向张文勤前辈虚心请教了半个多小时,趁着老人家回想往事的间隙,赵书记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这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义和38军的历史。“战场上的条件极其艰难困苦,冬天常常只能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38军的前辈们不怕苦,不怕累,英勇战斗……”员工们听得入神,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凝重,长春地铁6号线项目部青年职工占比很大,有些对这段历史,对38军不甚了解。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项目职工们纷纷表示被这段历史深深触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建设者们立足本职本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最可爱的人,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考虑到老前辈年事已高,情绪激动,座谈会持续的时间并不长,长春地铁项目书记、经理蔡吉泉提议带前辈去现场参观一下新时代的地铁建设,张文勤前辈兴致很高。作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立下赫赫军功的王牌军一员,张文勤前辈回国转业后,默默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做贡献,在某机具厂任支部书记三十多年,见证了祖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祖国的发展真的太快了,祝祖国越来越好”在长春地铁6号线南部新城西站车站主体工程施工现场,张文勤前辈听完现场负责人介绍后由衷地感叹,听到该车站应用全国首创的“组合式施工法”后,更是竖起大拇指。

1603069259399472.png

1603069235792276.png

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全长29.7公里,西北袁家店站起,东南至长影世纪城站,共设车站22座,中国建筑中标的03标段施工总承包项目建安工程费约33.2亿元。中建二局三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负责承建03标段一工区包含2站2区间,即南湖中街站、南部新城西站以及南湖中街站前后两端区间,是基础设施分公司承接的新业态,也是中建二局三公司的首个地铁项目。该项目将为建设长春市“双心、两翼、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提供强有力的交通基础,对响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1603069204608615.png

炮火远去,家园如画;机械林立,如火如荼。活动结束后,项目书记、经理蔡吉泉目送着载着张文勤前辈驶向车站的汽车逐渐远去,目光坚定,“忆激战岁月,铭记历史,我们当不忘英雄事迹;增爱国情怀,建设祖国,我们定不负群众期盼!”(通讯员 汤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