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横跨中俄两国的能源大动脉“开通 外媒纷纷来围观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2-03 16: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中国日报网12月3日电 2日,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元首分别在北京和索契下达指令,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

据业内人士称,这条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是中俄在能源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利于带动中俄两国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近些年来,中俄两国在各个方面都保持着亲密的伙伴关系,是新时代全球大国关系的典范。中俄两国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世界瞩目。而这条”横跨中俄两国的能源大动脉“的投产自然也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

克服重重困难高效完工

NPR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2014年签订的重要合作项目,整个项目的周期30年,项目的整体金额达4000亿美元。

报道指出,这条管道在俄罗斯被称为“西伯利亚力量”,工程建设难度巨大。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列克•米勒(Alexei Miller)介绍,要完成该管道的建设,需要在大型河流上建造10座新桥,还要在小型河和沼泽地上建造100多个渡口。

报道进一步指出,尽管施工难度巨大,但是从2014年开工建设,到2019年正式投产,仅用了5年时间。

《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施工过程程面临极大挑战,需穿越沼泽、大山、地震多发区和永久冻土区。

报道援引阿列克•米勒的话称,有1万名工人参与了该管道的建设,工程总计使用了多达13万条管道。

标志性工程将造福中俄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这条管道的投产是一次影响全球地缘政治的事件,加强了中俄之间的关系。对于俄罗斯来讲,则可以改变俄油气出口以欧洲为重心的现状,在欧洲之外开辟市场,增强其在国际油气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

NPR报道称,这条管道最终将从中国的东北延伸到上海。通过这条管道,中国将从俄稳定进口天然气,满足自身能源增长需求,减少煤炭消耗。例如,中国的边境城市黑河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改用天然气供暖。

德国之声网站报道截图

德国之声报道称,据克里姆林宫发布的声明,到2025年,这条管道全线投产后,每年供应量将达到380亿立方米。

报道指出,中俄两国领导人称,这条管道是中俄友谊的象征,是两国互利合作的典范。

英国路透社称这一管道是地标性工程,将把位于西伯利亚东部的恰扬金斯科耶气田和科维克金气田(Kovytka)的天然气输送给中国,为俄罗斯在欧洲之外开拓了天然气市场,也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一步加深中俄之间的联系。

路透社网站报道截图

“这条天然气管道的投入使用让俄中能源合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报道援引普京的话称:“这不仅对全球能源市场,而且对俄罗斯和中国来说,都是一次真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编辑:刘世东 齐磊)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