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 头条

中国经济乘风破浪稳中向好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2025-07-26 09:03

习近平以“大个子”妙喻阐释中欧关系发展之道

近日,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习近平主席以“大个子”妙喻阐释中欧关系发展之道。2025-07-26 09:02

习主席的三点主张,讲清楚了中欧这对“大个子”如何相处

7月24日,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习近平主席贯通历史与未来,深入阐释中欧关系发展之道。2025-07-26 08:58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7月25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16位驻华大使递交国书。2025-07-25 13:05

习主席会见欧盟领导人,谈到一个生动比喻

中欧关系何去何从,举世关注。习主席总结出中欧建交50年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和启示,“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2025-07-25 09:26

循着总书记足迹,“瞰”海南自贸港新貌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近年来,海南自贸港各项政策不断生效升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5-07-25 09:23

中欧携手合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同欧方领导人围绕中欧关系发展,回顾历史,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深入交流。2025-07-25 09:16

习近平就俄罗斯客机失事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致慰问电

7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俄罗斯客机失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致慰问电。2025-07-24 21:39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7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025-07-24 20:26

这项安居工程 习近平看得很重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来棚户区调研吗?就是想让大家亲身体验百姓疾苦,加快棚改步伐。”习近平道出此行的初衷。2025-07-24 20:23

习言道|相互依赖不是风险,利益交融不是威胁

7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025-07-24 20:23

习近平:中欧领导人要作出符合人民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战略抉择

中欧建交50年来,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其中的重要经验和启示就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变局和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欧领导人要再次展现远见和担当,作出符合人民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战略抉择。2025-07-24 15:46

要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强调,中欧都是主张多边主义、倡导开放合作的建设性力量,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中欧就越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2025-07-24 15:45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
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7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025-07-24 15:43

时习之丨习近平: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建设网络强国。2025-07-24 09:30

这种“不见外”我很赞赏

“我是个遥远来的人 可我是长住这边”,厦门大学门口的沙滩上海风轻拂,一位蓝眼睛的外国教授潘维廉抱着吉他,用闽南语唱起自创的歌谣。2025-07-23 21:35

中国制造向新而行 不断筑牢强国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2025-07-23 21:16

总书记讲到的“人民城市”,有这种传承文脉的“腔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人民城市应当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气质、中国风范。”2025-07-23 21:15

循着总书记的足迹 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看图学习》邀您一起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共同缅怀抗战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的新贡献。2025-07-23 15:14

总书记借泰山喻作风 “快活三里”莫停留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党的作风建设时,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传达深刻内涵。他曾引用泰山挑山工不在“快活三里”久留的故事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只要以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勇气,保持定力、寸步不让,深化整治、见底见效,就能一步步实现弊绝风清、海晏河清。2025-07-23 15:13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