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中国经济有力驳斥了喋喋不休的否定主义者的悲观论调。经历了连续6年的经济增速放缓后,今年中国的实际GDP增速正在缓慢回升。不久前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为6.9%,高于去年的同期值6.7%,同时也超出国际机构的普遍预期。就在几个月前,国际社会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速略低于6.5%,并将在明年下跌至6%。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对GDP的过度关注使得众人忽视了决定中国经济增速论战走向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非同寻常的结构性转型——制造业主导的生产模式让位于日渐强大的服务业主导的生产模式。这意味着投资和出口拉动的GDP异常快速增长,正在向国内私人消费带动的、相对较慢的GDP增长转变。GDP增速整体放缓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值得期待的。对于中国经济脆弱性的认知需要从这一背景之下进行考量。
这场论战由来已久。我初次捕捉到(论战)的味道还要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从泰国到印尼到韩国,中国被普遍认为会是被卷入金融危机的下一个国家。还记得《经济学人》杂志1998年十月刊的封面上,惟妙惟肖地勾画了一艘中国帆船陷入强劲漩涡的画面,这足以说明一切。
然而,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当亚洲金融危机这场泛地区恶性传染病过去之后,我们发现中国经济仅受到了轻微的影响。1998年至1999年,中国实际GDP增速暂时放缓至7.7%,但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重新加速至10.3%。
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里展现出的韧性同样令人信服。2008年至2009年,全球深陷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紧缩,但此时中国经济依旧保持了9.4%的年度增长。如果不是因为中国经济韧性十足,2009年全球GDP可能不会仅仅收缩0.9%,而会是1.3%,那将是二战后全球经济活动最严重的萎缩。
最近关于中国经济的悲观论调集中在去杠杆化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收紧两个不利因素上,他们认为,中国会出现像日本一样的经济停滞。然而,西方的判断再次失准。与日本类似,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经济体,绝大部分债务的债权人是自己。但不同的是,中国相较于日本拥有更多的缓冲资源来避免可持续性问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中国的国民储蓄率有望在2017年达到GDP的45%,远高于日本的28%。虽然日本的政府债务达到GDP的239%,但已得以避免主权债务危机。相较之下,中国拥有更多储蓄可用作缓冲、主权债务负担更小,因而能够更好地避免此类危机。
当然,中国的企业债务高企问题也不容忽视。截止去年底,中国的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的比重约为157%(2008年底的数值为102%)。由于大量债务集中于国有企业,这使得国企改革在未来数年里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此外,也有理由担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毕竟中国的房价自2005年以来上涨了近50%,相当于全球平均增幅的近5倍。不过,正在发展壮大的中产阶级需要负担得起的住房,而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从1980年的不到20%上升至2016年的56%以上,并且很可能在2030年突破70%。这意味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拥有充裕的供给侧需求支撑。因此,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其他完全城市化的主要经济体不同,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要在不引发过度投机和危险资产泡沫的情况下,谨慎管控房地产供应,以满足城镇化需求。
中国经济还受到年初开始的周期性弹性的强力支撑。今年6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1.3%,与过去几年因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疲软造成的出口不振现象形成鲜明对比。与之类似,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2017年上半年全国零售额增加10%,比6.9%的整体GDP增速高出45%,这反映出家庭收入的显著增长和电子商务日渐强大的推动作用。
悲观主义者总是用看待本国经济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经济,认为曾经重创日本和美国的资产泡沫破灭会对中国产生同样的威胁,同样地,中国近年来经历的债务密集型经济增长狂欢也会像其他地方一样,落得悲惨下场。然而过去,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现在,这种看法依旧错误。(编译:谌融)
(作者史蒂芬•罗奇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此前曾担任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