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丁•西弗(英国)
当美国和欧洲领导人对未来失去信心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选择勇敢地拥抱未来。这种反差实际上是中国数十年来经济政策成功与西方政策日趋失信和失败两相比较的自然结果。
习近平主席在两会期间表示中国要继续坚持开放,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将继续践行和平发展和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承诺。
反观西方,一些国家政策依然捉摸不定,而另外一些则前途未卜。
作为美国传统盟友的英国去年的脱欧决定震惊欧洲。而法德两国也即将面临难以预料的选举考验,欧盟这两大经济体的前景充满着不确定性。
同样,不确定性也让东北亚地区充满变数。韩国总统朴槿惠遭弹劾下台,使该国的政局遭受重创。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则肆无忌惮地继续奉行民族主义和军备扩张政策。
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剧变以及由此所引起的政策调整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绝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习近平主席还是明确地表示,他的首要目标还是通过合理的、富有建设性的市场政策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今年中国GDP增速目标为6.5%左右,尽管这一目标比过去低了一些,但仍然是日本和美国等国深深羡慕而又远非能及的。
习主席关于开放的承诺不仅是停留在继续过去的稳定和增长政策,尽管长时间以来这些政策都是行之有效的;他的承诺还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发挥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作用,同时还将在引领亚洲方面发挥更大的力量。这些趋势不可阻挡。因为这是中国经济社会政策成功运行近四十年的自然结果。
正如我在2012年出版的《当仁不让》这本书中所述,作为一个国家基础的工业和制造业是无法替代的。高科技,或者说所谓的清洁能源以及像硅谷一样的高端智能领域虽然意义重大,但也不能替代基础性生产和工业生产力。
过去两代的美国领导人都忘记了这个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而中国的领导人则牢记在心,并持之以恒地将之成功付诸实践。
中国的政策不仅让本国人民受益同时也给世界其它大洲的亿万人民带来了实惠。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早已成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及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和繁荣的主要驱动力,而且这种作用也会很快在拉丁美洲显现。
中国目前局势稳定,并能够致力于推动国际间的合作、和平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根本原因在于其稳定的国内政策。过去数十年来中国一直都在强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成败对比就更加能突显这些政策的有效性。
作者是华盛顿全球政策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