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营改增破题之年 个税改革是重要突破口

作者:吴哲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3-10 08:51:34
分享

全国政协委员:营改增破题之年 个税改革是重要突破口

编者按: 在两会召开之际,中国日报网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连起,与读者共同分享他当选政协委员以来对提案提交的心得和今年即将提交的提案。以下是我们对采访内容的整理。

我今年的提案和以往一样,贯彻习总书记说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民生为导向,以财税改革为中心,包括预算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降税减负和特色小城镇建设。

营改增实实在在的降低了税费, 但企业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去年在执行过程中,有些人认为营改增完全没有降低税负。但我参与了营改增整个政策的设计,也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其实营改增能给降税带来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比如企业的差旅住宿费,购买不动产和固定资产,购买服务涉及咨询研发,都是原先不能抵扣现在可以了,相当于税收优惠。我想很多企业还是需要了解适应新税制,获益新税制,用好新税制。

营改增把新动能激活了,便于优化专业分工。比如一个企业本身既有制造业又有服务业,原先是合在一起收17%的税率,但把服务业和设计研发剥离出去,那就只收各6%的税率(合起来只收12%的税率),这样有利于激活新动能。今年的政协双周座谈会上,我提了这个观点,当时俞正声主席一语中的:“营改增就是这个初衷。”

营改增的全面落地标志着税制框架新时代的开启,原先重复纳税不利于产业分工,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而言,不利于鼓励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政策出台以后,增值税链条逐节征收,环环抵扣,科学合理,解决了税收中性的问题。

深化营改增,简并税率档次

营改增也需要深化,政策落地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优惠政策标准还不一,我国现阶段税率种类和档次还是多了一些。国外的经济体成熟的经济都是一两个税率,这样公平,税收中性,更加有利于资源的配置,更利于专业分工。最好要逐渐地归并简并,少一些政策选择,少一些不规范的地带,深化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增值税制度。

个税改革必须有突破, 但提高起征点不是改革方向

个人所得税改革改了很多年,总体思路是把分类和综合相结合。随着收入多元化,大家关心综合扣除的起征点是不是应该增加到五千或者一万。起征点的增加目前不是改革的方向,不能不断调整起征点,国外成熟经济体的税改方向也不是这样。主要还是要结合专项扣除,扣除3500之后的专项。比如要考虑二孩的抚养,赡养老人,首套房贷的利息支出,以及再教育支出。员工参加职业培训,有利于员工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意味着以后能挣到更多的工资,今后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基会进一步扩大。扩大税基,培养税源是一个基本思路。

目前的问题是监管条件还成不成熟,需要规范相关凭证的上交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国外有一句谚语是: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是死亡,一个是税收。个税是不可避免的,税收必须在一个平稳增长的前提下才能谈及减税。

个税改革的难度很大,还是要渐进,我的个人建议是在修订个人所得税法的基础上,逐渐地破题,在综合扣除的基础上,把附加的专项扣除引入,像股权资本所得是分类就应该被单独分类。

降低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负担是民生导向的必然要求之一,同时也是“增低,扩中,限高”收入分配导向基本原则的内在要求。个税改革将是2017年财税改革的突破口。

中央地方两级财税体制符合我国特点

我国原先税收状况是按照地税和国税的属性划分的,目前地税的营业税已经转入到国税范围内,让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相匹配,既能够让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财力有适当的保障,同时又符合我们国家财政体制的特点。(这一段跟下面的有好多重复)

我们国家是单一的财政体制,财力适当地归到中央,符合我们国家财政能力以及财税改革的现状,因为要考虑到中西部的发展,不能某一个地方税收情况较好就全部留给地方。税收情况的地域不均衡,财政支出能力和结构都需要完善。目前的支出结构是符合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的,即财权和事权相匹配。地方是不是还有缺口呢?肯定还是有,补足的办法是,中央在逐步增加给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也就是在切蛋糕的过程中给地方切大一些。

国外有一些说法其实是盲人摸象,隔靴搔痒,并不了解我们国家的情况,比如认为我们国家地方政府财力不够所以导致发债过多,容易引发债务危机。实际上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是用以投资,不像西方很多国家财政收入多用于养老、失业、社会福利等,二者有很大差别。用以投资部分的财政收入意味着将来可持续的现金流,比如地方政府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修建的高速公路,这是资本性资产,而不是一次性付出的费用。

税的降低空间有限,降成本可以着力于减费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仍需推进。

降成本的重要一点就是降税减费。当前实体经济的成本负担有些不堪重负。降税减费是一项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降低政府支出,扩大投资,还有一种就是降税减费,尤其是费,税的降低空间已经不是很大,不能简单地减税,因为还要考虑到支出刚性,而减费的空间还很充足。如我今年的一个提案将提到人力成本中应降低五险一金的缴费率,应该加大国有资本划拨社保基金力度,提高央企的上缴比例,来弥补社保的缺口和短板。

张连起 全国政协委员 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本文写成于张连起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吴哲钰独家专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