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旗山村萧氏22条家规 首条就是“孝父母”(图)

作者:曹笑姚茂强刘虎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7-03-07 14:10:37

绵阳旗山村萧氏22条家规 首条就是“孝父母”(图)

萧氏家规第一条,就是“孝父母”。

艰辛迁徙

祖先徒步四省定居四川

闻听有媒体记者前来采访,萧氏后人们搬来一叠叠的古籍。这些古籍,纸张已经泛黄,有的甚至已经朽烂。但它们依然是萧家的家族宝贝,“萧家的根,在这里。”

根据萧家家谱记载,三台县这支萧姓人,祖籍为广东省平远县上举镇。在距今四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时期,随着“湖广填四川”移民到四川。

“萧何第64代后裔,叫萧承祚(号广德),是我们的入川始祖。三百多年前,萧承祚吴婆太夫妇,带着四个未成年(最大11岁、最小仅1岁)的儿子(萧曰兴、曰彩、曰昆、曰立,后人尊称为“四大房”),告别广东,历经二十年的千辛万苦、长途步行跋涉、辗转近万里,于1721年的雍正年间先在中江县艰苦度日。”讲述着祖先的辛酸、艰难,萧荣隆感叹不已。

“广德公一路打短工,劳累成疾,途中在一个小地名叫大围山的地方病故。其妻带着四个孩子,继续翻山越岭,向四川进发。”

在中江县落脚后,租下田地,熬更守夜,一家人勉强能糊口。“连续十五年的昼夜忙碌、开荒拓地、农商兼顾,积累起了一笔血汗钱,就买下现在的黎曙镇涧漕河两岸几百亩的田土,定居落业。”生活稳定下来后,四兄弟马上沿路返回,将大围山的父亲坟墓,迁到了黎曙,后裔年年祭祀,不忘感恩。

“老祖宗千辛万苦,徒步四省,从广东—江西—湖南,最后到四川。”说这话的,是萧作泽,萧氏宗亲会现任会长。“老祖宗一路跋涉,一路弹棉花,挣钱养家。无论怎么艰难,家和家人,始终在一起。后来日子好了,老祖宗就出钱办学,创办了广德小学,就是现在的黎曙小学的前身。广德学校有21人捐资助学,以无息借贷等方式帮济贫困,勉励宗亲勤奋读书,让广大家族感恩不尽。”

创业的艰辛、亲人之间的不离不弃,以及对教育、读书的重视,后来体现在了萧家的家规里,“忠孝传家远,读书继世长。”

22条家规

“孝父母、睦兄弟”惩恶扬善

仔细查阅萧氏族人提供的古籍,发现萧氏家规一共22条、3946字,其中包括家训十二条:“睦兄弟”、“严教训”、“尚节俭”、“勤职业”、“崇正学”、“慎交游”、“护祠堂”、“睦邻里”等等;之外族规十二条,内容是惩恶扬善,包括戒忤逆、戒賭博、戒盗窃等。

22条家规中,第一条就是“孝父母”。“生我者,父母也……所以孝顺父母,为人生之第一事……是故祸莫大于丧心,而罪莫大于不孝……愿我阖族,人人孝顺父母,无论家贫家富,俱可随分自尽,承欢膝下,事事务得乎亲心,期人人共勉为孝子。

什么是兄弟之情?萧氏家规有如下叙述:“睦兄弟。兄弟与我同气分形,如手如足。我有手足,难分左分右,总属一体……”

对于后人们的事业态度,萧氏家规也有明文“规定”,要“勤职业”。“士农工商,各有其业。职业不勤,百事无成,深可慨也……今劝我族人,各职其职,业其业期,以殷勤为本,不至荒废。”

萧氏家规,还要求所有的后人们,处理好邻里关系,要“睦邻里”,与邻居和睦相处、相互扶持。

“居之有邻,与吾有相依之义……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以敦亲睦之义也。愿我族人,最宜体之。”

萧鹏是萧氏家族最年轻的一代,对于文言文的萧氏家规,还不能完全理解。“我听了祖爷爷给我们讲的萧家历史,我自己很为萧家人感到自豪。虽然我还有很多地方不懂,但是我知道祖训上面的忠和孝,忠就是忠诚、忠实,不能有欺骗,孝就是要孝敬、孝顺。”

族人们说,谨记家规,萧氏家族中孝老尊贤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