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   >   焦点新闻

[治国理政新实践重庆篇]重庆市属国企:全面从严治党 为改革发展强根固魂

从修订公司章程抓起,确保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双加强”,这正是重庆在深化国企改革中突出党的领导的重要举措。市国资委采取多项举措,做到“五个统筹”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坚持“三个具体抓”履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积极落实“三转”(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等。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3·15在行动 江苏各地开展假冒伪劣商品集中整治

连日来,江苏各地市场监管人员对市场上存在的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了集中整治。面对网络销售多样化的当下,镇江句容通过开展维权培训、咨询等服务,提高"农村淘宝"网店经营者的诚信意识。

[治国理政新实践 内蒙古篇]齐力补短板 内蒙古自治区3万干部下乡常态化

2017年首个工作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召开了脱贫攻坚推进会,进一步加强干部驻村工作力度,调整充实驻村帮扶力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佳告诉记者,“下基层常态化,就是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赫章县兴发乡:让孩子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小学寄宿制学校58所,学生宿舍面积85673.75平方米,入住学生26201人,小学寄宿率达30.11%;初中寄宿制学校48所,学生宿舍面积142674平方米,入住学生34958人,初中寄宿率达70.05%。全县寄宿制学校食堂、厕所、洗浴室及学生床铺等设施配备完善,寄宿制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徐州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三项机制 “大走访”推动问题“大扫除”

徐州市自1月11日开展“联百镇、进千村、入万户”大走访行动以来,全市4.6万余名党员干部带着真情走进基层一线,他们补短板帮民富,解难题助发展,化矛盾促和谐,暖了民心,“走”出实效。

巩固扶贫成果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重庆脱贫攻坚迎来收官战

重庆市武隆区土坎镇清水村村民傅国胜没有想到,自己已经脱贫,最近却依旧得到了政府的扶贫帮扶,在集中安置点获得一套房屋。

留守妇女实现灵活就业

一方面,企业采取短期用工、季节用工、临时用工等措施,方便留守妇女家门口灵活就业。另一方面,劳动就业部门通过妇女专场招聘会、岗前技能培训等方式,助留守妇女掌握一技之长。“从田间走向车间”,不仅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还让留守妇女实现了顾家、赚钱两不误。

“较真儿”委员徐晓兰:制造业只有创新一条路

”  作为连续履职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最大的感触就是自己变成了“杂家”,“原来只看到自己工作的领域。徐晓兰告诉记者,我国不能错失新一轮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机遇期,“我们不能走简单的机器换人的道路,一定要把智能机器人这样的大产业抓住。

两会观察|绿:点亮多彩贵州的底色

近年来,从闻名天下的“山地公园省”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这个地球上最为重要的基色,早已成为多彩贵州“调色盘”中的底色。

2017改革深化南粤热土蓄势奋发

自中央作出这一重大部署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全面推动经济工作重心转向供给侧,以创新驱动提升供给能力,以质量引领扩大有效供给。

【治国理政新实践·重庆篇】支持重庆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今年全国两会上,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关于支持重庆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建议》,吁请国家相关部门助力重庆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实现军民融合创新。

【治国理政新实践 内蒙古篇】内蒙古精准扶贫:养别人的猪脱自家的贫

2月18日,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德包图乡八十顷村的张悦正在卖着关子介绍着自家为什么仅仅用了一年就脱贫了。生猪代养模式在张悦等示范户家中获得成功后,化德县打算今年将这一模式在全县推开。

【治国理政新实践·四川篇】推进军民融合 四川今年要做12件大事

六项创新工程覆盖航空、航天、“互联网+”军民融合、化合物半导体芯片、信息安全和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领域。今年四川省将论证实施军民融合六大创新工程,打造一批军民融合拳头产品,支撑国防军队建设,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州八举措推进健康扶贫工程 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到2020年,贵州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治国理政新实践·浙江篇】浙江一二三产联动做强乡村“美丽经济”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培育一二三产融合的新型农业主体,做强“美丽经济”,开辟农业增效的新渠道。”  截至2016年底,浙江省已启动培育美丽乡村精品村399个,美丽乡村风景线72条,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新业态,通过一产联动三产,开启乡村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