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   焦点新闻

黔江区生态扶贫搬迁点:听老乡讲拎包入住是一种什么体验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黔江区,素有“渝鄂咽喉”之称,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于一体的地方。2016年10月12日,重庆黔江区冯家街道中坝生态扶贫搬迁点,这是村民粟军家的乡村旅游接待客房。

【网络媒体走转改】七名女红军为何坚决参加长征?

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曾纪兰、张桂香、田喜兰、曹宗楷是红二十五军的7名女护士,她们也是这支部队里仅有的7名女红军,号称“七仙女”。在泾河岸边的郑家沟,她们淌着眼泪、含着悲痛,为军政委吴焕先擦拭遗体……她们经受着血与火的洗礼,一步一步地走向陕北,胜利完成了长征。

阿蓬江畔忆红军 红十八师曾过境黔江参加长征

黔江,《禹贡》为梁州之域,商周为古濮国、巴国属地,秦属巴郡。黔江,曾经留下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更哺育了铁血英雄温朝忠、红三军政委万涛等仁人志士。

【网络媒体走转改】听往昔红军故事鱼水情深 看今朝叶县人民争先致富

中共叶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王贵云为采访团讲解红九军的成立经过。中共叶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王贵云为采访团讲解红九军的成立经过。中共叶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袁金钊为采访团讲解红二十五军在孤石滩战斗经过。

【网络媒体走转改】红色老区建起富硒稻示范基地 重庆酉阳南腰界黑色大米销路俏

今日,采访团一行抵达酉阳县南腰界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在南腰界,采访团一行不仅见到了当年红军战斗的遗址遗迹,更是听到了一个个精彩的红色故事。南腰界革命根据地至今仍完好保存有56处红军战斗遗址遗迹。

百战英雄九死一生 记在阅兵式上敬礼的老红军余新元(组图)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上,屏幕上第一位老兵在经过主席台前的庄严敬礼感动了无数人,他就是余新元。自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余新元的事迹后,静宁人深深为有这样的老前辈而自豪,同时也自发学习雷锋精神。

【网络媒体走转改】重走长征路,历史不再那么遥远

杨宸琇 摄  到吴起县城采访时,我们参观了位于吴起红军胜利纪念园里面的中央红军胜利纪念馆,也采访了红军官兵的后代,所见所闻都大大拉近了我与长征的距离。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长征精神为指引,勇敢地面对现在,无畏地走向未来!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嵩县:打造旅游新模式 摘掉贫困旧帽子

据悉,截止目前,累计搬迁深山独居散居贫困群众1370户5580人,完成6个村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5360元增加到2014年的7280元,贫困人口由1.6万人减少到6046人。

【网络媒体走转改】红色印迹:阿坝州川主寺镇——九黄环线好风光

红军长征史上,四川阿坝州是红军累计活动时间最长、召开重要会议最多、面临条件最苦的地区。浓郁的藏族风情和美丽的藏式小村庄,成为游客们在九寨美景途中,感受当地文化特色的好去处。

【网络媒体走转改】长征之旅:大渡桥横铁索寒 飞越枪弹夺天险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最熟悉的故事莫过于飞夺泸定桥。81年后的今天,泸定桥依然巍然横跨在大渡河上,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卓著战役的记录者,也是艰苦岁月的诉说者。

【网络媒体走转改】见证80多年前红三军革命历程 重庆黔江濯水镇有个红军渡

提起重庆黔江,濯水古镇和风雨廊桥想必你有所耳闻,然而除了民俗文化,当地的红色文化同样有着丰富的内涵。要西渡阿蓬江,贺龙选择了黄泥沱渡口,这是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渡口,因渡口是黄泥巴而得名。

李蓉:英雄史诗 人间奇迹——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毛泽东上井冈山以后,打出来的旗号叫工农革命军,也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前身,直到朱毛会师以后,才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的正式名称定为中国工农红军。

猕猴桃吃上油菜有机肥 彭水善感农家收入翻两番

转机出现在2011年,善感乡政府根据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海拔600米—800米、气温平和,适宜猕猴桃的生长。“1400元一吨的油菜枯,就是油菜榨油后的残渣,这个肥料和羊粪等充分发酵后,制成有机肥,可以助力猕猴桃生长,更甜更香。

漫漫长征路究竟有多长

为进一步澄清“二万五千里”质疑,中央党史研究室曾组织查阅史料进行推算论证,并委托测绘部门测量计算过,确定是一个可信数字。事实充分证明,作为历史地理中的红军长征路,红军在枪林弹雨、战火纷飞、雪山草地中用生命走过的漫漫长征路是无法否定、不容改变的。

【网络媒体走转改】网媒记者重阳节看望百岁老红军王承登(图)

王承登说:“过草地很艰苦,没有人烟,每天行军,十多天没有开伙,糙米就着凉水吃,没有粮食就挖野菜吃,大家拿枪背靠背坐着睡觉……”王承登表示,历经多次战役,要不是有老百姓的帮助和掩护,他的命早就没有了,几次战斗中的负伤脱险,更是让他刻骨铭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