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谈】英国学者:中国担当旗手,引领亚太自由贸易协定

作者:唐纳德•刘易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1-23 15:35:06
分享

【老外谈】英国学者:中国担当旗手,引领亚太自由贸易协定
Donald Lewis唐纳德•刘易斯(英国)

上周末,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秘鲁首都利马,出席了第24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主席此行成为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分水岭,不仅见证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崛起,还凸显了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推动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卓越领导者地位。

2016年秘鲁APEC领导人会议上,建立新的亚太自由贸易协定(FTAAP),推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成为会议焦点。两大重要事件令今年秘鲁峰会具有特殊历史性意义:一方面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竞选中声明,作为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基石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并不值得支持,应该坚决放弃;而另一方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却表示坚定推进全球一体化进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并提议成立规模更大的亚太经济融合模式(FTAAP),进一步促进亚太地区的一体化。

今年APEC会议之前,中国先行开展了FTAAP可行性研究,并通过《亚太自贸区集体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2014年在北京举行的APEC领导人峰会上,《集体战略研究报告》在中国坚持下首次正式获批,即著名的《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线路图》。《研究报告》为此次APEC领导人峰会焦点FTAAP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之后发布的《2016领导人宣言》,以及更加清晰详尽的《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

APEC领导人在《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中正式承认FTAAP并将其作为实现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目标的主要手段。《宣言》还明确指出FTAAP将涵盖包括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21个APEC经济体。尽管TPP发展仍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APEC仍坚持认为“通往FTAAP”有两条必要途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中后者受到中国大力支持。

APEC领导人还表示所有APEC成员经济体都应根据FTAAP框架协议,立即着手解决包括区域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以及APEC成员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内的区域贸易与投资事宜。AEPC也将展开FTAAP的具体项目实施,这些项目包括:1. 提高市场准入水平,加大互惠关税减免力度;2. 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3. 服务业贸易自由化;4. 投资趋同化与自由化;5. 协调完善优惠性原产地规则。

尽管《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把TPP称作实现FTAAP的一条“路径”,但鉴于特朗普竞选时的反对自由贸易豪言,TPP前景实在堪忧。目前,实现FTAAP更为可行的途径是RCEP协定。中国一直以来都支持RCEP,RCEP也是以东盟为中心(RCEP也被称为东盟+6)。值得注意的是,现在12个TPP国家中有7个也是RCEP的参与国——文莱、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越南。此外,16个RCEP的成员国也都是APEC的成员,印度尚不在内。两个组织成员组成有所重叠,使得RCEP更易成为实现FTAAP的首选之路。

利马会议期间的报道称,澳大利亚、日本和马来西亚等一些同为RCEP参与国的TPP协议国家,现在可能在认真考虑更为积极地参加RCEP而不是TPP。这使得RCEP重新获得重视,尤其是TPP成员国中深谙贸易之道的重要成员的另眼相待,这能够催生出一个质量更高的协定。反过来RCEP作为APEC青睐的实现FTAAP的手段,会更具吸引力。这一改进也可能使APEC的拉美成员加入RCEP,进一步扩充RCEP的成员国数量。

然而目前同TPP相比,RCEP还是一个缓和有余、雄心不足的区域贸易协定。RCEP迄今为止进行了15轮谈判,内容涵盖商品和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和科技合作、知识产权、竞争、电子商务和争端解决等方面。谈判的重头戏是市场准入和关税减让,而不是非关税壁垒,从而部署全球供应链。与TPP不同,RCEP不包括环境、劳工和食品安全方面的规定,对网络问题较少涉及,没有提出国有企业治理方案。尽管如此,既是TPP成员又是RCEP成员的国家更为积极的介入自贸谈判,我们可能会看到更为成熟的TPP规定融入到RCEP的框架中。如果美国决定在刚刚宣布的《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方案中积极承担起应有角色,那么APEC驱动下进行的FTAAP谈判,也会有TPP因素的渗入。

习近平主席在利马推动FTAAP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功,在RCEP是实现FTAAP的主要路径这一点上与更多国家达成共识。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双赢”,有真正的历史意义。TPP显然难以为继,二者的共同作用会给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可信度带来沉重打击。虽然后果如何尚不明朗,但影响肯定是深远的。。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当口,中国接过了领导亚太经贸合作的大旗。接下来特朗普会作何反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为伦敦国际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法和贸易与发展中心主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