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多部门合作专题  >  2015全国两会  >  焦点新闻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刚:河北一定要建设创业示范区

中国日报网党超峰 2015-03-11 08:03:45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刚:河北一定要建设创业示范区

中国日报网3月10日电(记者 党超峰) 两会在北京召开期间,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常委、民进河北省委会主委王刚就民进提案《关于缩小政策落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接受中国日报采访,以下为问答节选:

问: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为高频热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京津冀要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这些方面率先作出突破性进展,其实之前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长三角和珠三角,但是京津冀和这些都不太一致,地区差异会比较大,您觉得从政策上或者各方面怎么做来缩小这些差异?

答:我认为,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尽快缩小政策落差,这也正是这次提案的目的所在。京津冀区域,无论从地理环境还是从历史文化的相连看都是一体的,本应是一个分工合理、协同发展的区域。但是行政区划的区域化和政策在这些区域的不平衡,使各种要素流动向着政策红利发展红利的优势区域流动,造成了北京、天津和河北由于行政资源的不同和政策上的差异带来的发展差距。北京作为首都,作为一个特殊地位的行政区,在行政资源、政策资源、科技资源和教育资源均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华北区域中河北其他区域,也优于天津。作为直辖市的天津,改革开放后,快速的发展和崛起,作为沿海开放的直辖市,中央政府在滨海新区,特别是在这一轮的自贸区上又给予了特殊的政策支持,相形之

下,河北就缺少这样政策的支撑,总是和北京及天津形成一个政策上的时间差距,造成了其发展环境滞后。

与京津冀相比,长三角和珠三角不存在非常明显的行政资源差异。珠三角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间发展。长三角在发展上,作为龙头的上海市一开始就注重产业链的分工,沿着长江黄金水道,通过市场调节,进行了合理的产业布局。但京津冀更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保留着计划体制下,行政区域内的各自发展,同质化的发展,使河北在这一区域中的整体竞争力弱化,尤其是创新竞争力的弱化。

问:北京和天津建立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北还有没有必要建立创新示范区,建立的初衷何在?

答:河北省不缺少创新人才,京津冀科技资源可以共享,在新一轮产业升级改造,特别是河北作为一个大省,面临着环境改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任。按照中央的部署,在大力推进过剩产能淘汰,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是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投入的特点一般是1比10比100,即一个实验室的技术成果假如投入是1的话,中间的过程就是10,到了产品这个阶段创新投入是100,我们现在远远达不到。创新成果看着挺多,但是更多的是在创新链的上游,中间这部分存在差距,100这个环节上差距就更大了,所以从这个道理上讲北京和天津应该有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北更应该有。如果河北只有工厂,没有一个创新创业的优良政策环境,没有一种激励创新人员自我创新,推动产业技术革命的政策吸引人才到河北创业的话,创新在京津冀这个区域

里只能是京津上游的创新,成果跨越河北到更远的区域去转化,京津的人才优势就难以成为河北发展的人才优势,这对河北的发展是不利的,也不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

如果在新一轮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把河北再放在一边,河北就会在这一轮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前提的发展大潮中,又落后北京和天津一步,又步过去历史老路。

自主创新示范区涉及许多优惠政策,如果有这样政策助力的话,北京和天津的人才就能真正成为河北发展的人才。

问:2014年,环保部的调查显示,空气全国质量较差的10个城市里京津冀占8席,河北就有7席,你觉得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如何解决生态环境治理问题?

答:生态环境恶化与我国多年来快速、跨越式的经济发展有关,背后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大家都津津乐道APEC蓝,壮士断腕式的关停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环境治理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产业升级改造的过程,说到底就是技术创新的过程。没有技术创新,就谈不上产业、产能的调整、改善、升级、改造,也就没有大气环境的根本转变。

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上有赖于产业、产能的改造升级,环境治理说到底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

 

分享到6.79K
编辑: 王辉标签: 河北
出师不利 报应
起底黑石集团:华尔街“无冕之王”缘何爱上房地产 中国钢铁“大抛售”:亚洲攻守战或打响
大片半裸遮胸热辣!C罗前女友伊莲娜登体育画报 奥斯卡红毯:“石头姐”优雅复古 洛佩兹深V惊艳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