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两会建言:传统文化课替代《品德与生活》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昨天下午,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现场,几位文艺组的委员针对汉字的传承展开了热议,首先提出议题的是冯小刚委员。
“能不能选择50至200个最有含义的繁体字,回到课本里来,这样不会给孩子增加负担,也能让孩子感觉到中华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别失传了!”冯小刚说,文化传承需要繁体字,希望学校教育能教孩子们一些有生活含义、反映祖先智慧的字。
冯小刚的发言,得到了在场多个委员的认同。他们也一再强调,不是要完全恢复繁体字,而是要传承文化内涵。
冯骥才委员说,从篆书到隶书到楷书,传播越快对字的要求就越简单,简化字为了传播速度丢掉了文化意义。“我们也不是要完全恢复繁体字,可以选出100个字,让孩子们起码认得,知道这些字是怎么简化的和有什么传统内涵。”
郁钧剑委员表示,让孩子学习繁体字不等于恢复繁体字。他说:“关于繁体字的问题,我已经连续提了三到四次,我希望让孩子懂得一些繁体字。这很简单的,不是要恢复繁体字。”
张国立委员也表示了支持,“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文字的美,给他们多讲讲繁体字的故事,这样来树立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过去丢了太多传统文化的东西,希望现在找补回来一点。”
姜昆:传统文化课替代《品德与生活》
“让学生读读《弟子规》和《论语》,或者让学生学习一下诗词吟诵、唱唱京剧就是传统文化教育了……”昨天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现场地,姜昆委员说。
姜昆说,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令人担忧。首先,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够深刻,很多已经自发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学校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书商为了争夺利益,更是在短时间内快速拼凑出大量编辑水平低下、谬误百出、往往代表个人观点的国学读本,导致“传统文化进课堂”过程中,各地中小学普遍存在着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内容不规范、师资培养不专业等乱象。
其次,现有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亟须作出调整和补充。据调研,目前仍通行全国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小学低年段)、《品德与社会》(小学高年段),2002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后进入小学课程体系并沿用至今,学校每周专设1至2课时开设此课。目前,一线教师们对该课程的评价是:因年代较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编排的内容部分是语文、历史、科学等学科已涉及的内容,没有学科特色;课程内容泛泛,是孩子们都已熟知并已经掌握的内容;说教味过浓,孩子们普遍兴趣不高。很多老师转而将该课上为写字课、阅读课等其他课程。这种现状,对处于黄金学习期的孩子们而言,是令人痛心的学科资源浪费。
姜昆认为,在孩子们需要良好行为规范养成和美好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以粗糙的内容和说教的方式,让孩子们从小便在“说一套做一套”的怪圈中成长,是当下出现社会道德滑坡、缺乏民族自信等国家文化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姜昆委员建议,首先要提高教育工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认识。其次,在小学阶段把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国家必修课程。建议在小学阶段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家级必修课程,由国家配备相应课时,并提供教材、师资培训等专项财政支持。
姜昆委员还建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并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替代小学阶段现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科目,构建“中国式人格教育”课程体系。
- 阿根廷西北部两直升机相撞 机上10人全部遇难
- 数十名中国孕妇被美移民局约谈 或被联邦法院传唤
- 美制裁7名委内瑞拉官员 委称将作出回应
- 民调显示安倍内阁和日本自民党支持率双双下滑
- 俄罗斯确定杀害涅姆佐夫凶手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独家策划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30日,委内瑞拉加拉加斯,超过5000人参加色彩跑活动,俊男靓女炫彩狂欢,为儿童医院筹款。
详细>>精彩推荐
- [电影] 《少年时代》拿下英国电影学院奖
- [颁奖] 第57届格莱美获奖名单出炉
- [热议] 筷子兄弟方否认全美音乐奖买奖:买得起吗
- [拍卖] 玛丽莲梦露300件遗物将拍卖 预计可以售出621万
- [电影] 环球难以终结《速激》系列 辟谣称至少还有三部
- [热点] 《西游记》重播3000次 六小龄童申吉尼斯
- [蜡像] 海瑟薇新蜡像吓人 发型土气张血盆大口
- [新片] 人气日剧《MOZU》将拍电影版 西岛秀俊继续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