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牢记党的宗旨 坚持群众路线——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85周年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二.贯彻群众路线要有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要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一个先进的政党,总是善于在众声喧哗中听清楚时代的声音,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我们做群众工作,就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把群众利益时刻记在脑中、放在心上、抓在手中。

《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著作对党的思想路线和方法论讲得十分透彻。毛泽东说,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作目标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怎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呢?这就要为群众谋利益。当时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是什么呢?是土地。如何让农民得到土地,如何分配土地呢?“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的”,毛泽东1930年的系列调查正是带着这些关键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了党领导土地革命的重大政策,深入进行土地革命。

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中的问题意识,要求我们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强调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

当前,如何把群众的利益表达准确、代表到位呢?

一要主动代表、维护和实现群众权益,真正把维护群众权益的旗帜抓在手中,把维护群众权益的责任落实到人,打好维护群众权益的主动仗,正如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员要像和尚念阿弥陀佛那样,时刻叨念争取群众”。

二要解决那些关系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尤其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问题。要研究如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三要做好“小事”。现在,一些群众的意见和不满并不是针对党和政府,而是针对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事情。

四要保住民生底线。坚持抬高底部、缩小差距,资源财力配置体现保底扶弱。经验证明,只要我们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群众就会发自内心地拥护党和政府。

五要重视长效机制和长远价值取向。促进社会公平,制度规定要向群众公开,让群众感受公平,政策环境对民办公办要一视同仁,处理公共事务要主动接受监督。

六要善于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用沟通、协商、教育、疏导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新媒体等现代手段,让群众理解、拥护党的政策,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扩大群众工作的覆盖面,畅通群众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三.制定正确的政策来解决关键问题,是做好群众工作、取得群众支持的关键所在

毛泽东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对群众利益的代表和维护,往往体现在各项具体政策上。所以,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要抓住制定和执行政策这个关键。

其一,抓住问题,就要抓住关键问题、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贯彻群众路线,实现群众利益,要抓住难题。难题、难题,难就难在对利益群体的分析。现在,社会矛盾碰头叠加,利益主体多元多样,利益诉求复杂交错,群众对利益的敏感度不断上升,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大家常问:群众究竟在想什么?什么是群众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的决策要把握各方面的利益关切,提高综合、表达和统筹各个群体利益的能力,抓准重点,兼顾全面。既要体现群众的现实利益,又要代表群众的长远利益;既要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又要照顾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方法为我们解决这方面问题树立了典范。

当时,在分土地时,就碰到了贫农、中农、富农和地主如何分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最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革命的问题。毛泽东后来回忆说,“在当时我对于农村阶级的结合,仍不是十分了解的。到井冈山之后,我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要抽肥补瘦,这样才能使富农、中农、贫农、雇农都过活下去。假若对地主一点土地也不分,叫他们去喝西北风,对富农也只给一些坏田,使他们半饥半饱,逼得富农造反,贫农、雇农一定陷于孤立。当时有人骂我是富农路线,我看在当时只有我这办法是正确的”。

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又说:“对于商业的内幕始终是门外汉的人,要决定对待商业资产阶级和争取城市贫民群众的策略,是非错不可的。非常明显,争取贫民一件事,一般同志不感觉它的重要,高级指导机关感觉它的重要了,却始终不能给同志们以行动上的具体策略,尤其是不能把具体工作方法指示出来。这不是由于不了解城市是什么东西才弄成这种现象吗?”正是抓住了这些关键问题,毛泽东的系列调查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

其二,破解难题,关键是拿出具体办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正确的政策来。

抓住了关键问题,还要有的放矢地制定具体的政策,破解难题,这样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毛泽东正是通过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掌握了城市商业、分配土地等情况,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为确立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的原则,提供了客观依据。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他同时指出,“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明了社会各阶级的政治经济情况。我们调查所要得到的结论,是各阶级现在的以及历史的盛衰荣辱的情况”,“我们不仅要调查各业的情况,尤其要调查各业内部的阶级情况。我们不仅要调查各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要调查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为我们党在制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找到了解决农村土地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案。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概念,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成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源头,也树立了践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其三,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要根据实践效果不断调整、完善。

党的六大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要立即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财产,没收的土地归农民代表会议(苏维埃)处理,分配给无地及少地的农民使用。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1930年,“二七”会议通过的《土地法》规定,“分田以抽多补少为原则”“男女老幼平均分配”。1930年6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联席会议,通过了《富农问题》和《流氓问题》两个决议。毛泽东结合在寻乌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对土地分配问题除重申原来的“抽多补少”的规定外,又增加了“抽肥补瘦”这一重要原则。

现在,我们贯彻群众路线,就要把握各方面的利益关切,提高统筹各个群体利益的能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编辑: 马芮标签: 毛泽东、寻乌调查85周年
共和党的痤疮 恐怖侵袭
瑞士央行半年亏掉7%GDP:究竟谁是“元凶”? 群雄逐鹿的地图业务:诺基亚Here的“前世今生”
为生活添色彩 盘点纽约帝国大厦灯光秀特别造型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