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独家  >  财经

曹中铭:快牛到慢牛无须监管部门“调教”

中国日报网曹中铭 2015-05-07 17:39:56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股市越来越疯狂,监管部门心里越来越不踏实。这轮寄托着经济转型希望的“政策牛”,如果很快冲到终点或提前结束,显然是监管部门所不愿看到的。因此,为了抑制股市过快上涨,也为了股市走得更健康,近期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警示风险、IPO提速、规范两融等。而笔者以为,股市从快牛到慢牛,根本无须监管部门的调教,其只须做好市场监管即可。

从去年7月份算起,这轮牛市时间跨度已达10个月,上证指数的涨幅更是翻了一倍。在这一切的背后,是诸多个股的涨势如虹,是千千万万投资者的跑步进场,更是市场财富效应的再次“显灵”。牛市虽然如火如荼,但背后隐藏着的风险却不容忽视。

一是券商两融风险。截至4月28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达1.81万亿。尽管监管部门此前声称两融风险可控,但如果股市大跌,融资资金争相杀出,踩踏就不可避免,那么就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其后果无疑是致命性的。二是大量没有证券常识投资者的蜂拥入市。统计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新增股票账户同比增长433%,达到795多万户。进入4月份以来,周增百万帐户已不再是新闻。这些对股市一无所知的投资者的入市,不仅将自己置身于风险中,同样会放大整个市场的风险。三是股市上涨过快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个股中。某些个股在所谓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常常连续出现“一”字涨停,至于其基本面如何,业绩是否能支撑股价则是另外一回事,也凸显出市场投机疯狂的一面。

就像上一轮大牛市行情在6124点嘎然而止一样,此轮政策推动下的牛市,到底会演绎到何时,市场无须进行无谓的猜想。重要的是,既然牛市来了,投资者就应好好“享受”牛市,而作为监管部门,就应该做好其份内之事。

新股发行从一月一批到一月两批,并且发行家数大幅增加,表面上是监管部门出于增加市场供给抑制快牛的需要,尽管其中亦不乏市场承受能力提升的因素在内,但客观上,新股IPO提速,也折射出监管部门利用行政手段或行政资源干预市场的嫌疑,这实际上与当年上调印花税“如出一辙”。只不过上调印花税导致了股市的“硬着陆”,而IPO提速更显“市场化”而已。

其实,A股牛市从快牛到疯牛,场外资金加盟固然是一大因素,但牛市中存在的操纵股价或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同样难辞其咎。正是由于某些个股被操纵,才导致市场“财富效应”被无形放大,进而又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入市,吸引融资余额的快速增长,最终才导致市场风险日前膨胀。

去年券商股的狂飙即是最好的例子。在央行降息之前,已从“技术牛”步入真正牛市的A股走得不温不火,也真正体现出慢牛的特性。而央行降息后,券商股一飞冲天,市场从此染上了“疯牛病”。其中,券商股的凌厉上涨,并不乏被操纵者。

因此,快牛变慢牛的关键不在于“调教”,而在于市场监管。去年监管部门宣布对中科云网等18家上市公司立案调查,股市立即以下跌作出了回应。如果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地对像暴风科技这样罕见连续涨停的个股进行适当的“关注”,并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严惩的话,相信市场资金会收敛许多。到那时,快牛想快也会快不起来。

分享到6.79K
编辑: 吴桂霞标签: 股市
哭泣 南辕北辙
A股深渊:股民称“奥迪”三天跌成“奥利奥” 亚投行迎来“双赢”开局?尼泊尔或成其首位顾客
洛基入清宫韩寒遭换脸 哪些明星曾被PS大神玩坏 为了票房明星们都拼了 看五一档电影如何争抢观众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