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抗战老兵的荣光——90后大学生黄忞的执着追求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脚下放着两台摄像机,身上挎着一部相机,怀里揣着三个移动硬盘——在长春站候车室里,前几天放假返乡的黄忞,小心照看着行李。“这些‘长枪短炮’可是我的宝贝,是假期里陪伴我完成心愿的‘战友’。”这位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2级学生说。
黄忞来自山西太原,受母亲影响,从小就常和母亲一起去做义工。2014年12月5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决赛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黄忞与其他9名同学被授予2014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活动“实践之星”称号,他是东北地区唯一的获奖者。
黄忞(后排中)一行与老兵冯满(前排右)合影。资料照片
一次社会实践牵出一个不放弃的心愿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黄忞在学校新图书馆报告厅,慷慨激昂地讲述着自己拍摄抗战老兵纪录片的心愿,并现场发放志愿者招募书。他的心愿,来自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2013年,在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2级学生举办的一次“重走红色革命之旅”活动中,黄忞和队员们来到了当年八路军总指挥部所在地山西省武乡县,听到了曾任“朱德儿童团”团长的萧江河老人讲述的抗战经历。“我被故事深深打动了。能不能为萧老拍一集纪录片?为抗战老兵拍一部纪录片?”就读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黄忞心里冒出了这个念头。
回家后,黄忞在查阅抗战资料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关爱抗战老兵网”,并加入了其中的“山西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群”。一开始,黄忞拍摄纪录片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其他志愿者的支持,“拍好的纪录片将用在哪里?”“会不会影响到老兵的晚年生活?”黄忞说,志愿者们的疑虑是出于对老兵的关爱,他可以理解。
没有志愿者的支持,就无法获得老兵的线索,纪录片自然无从拍摄。“这些人曾经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可如今他们日渐老去。一旦他们带走了那些故事,以后我们就只能通过书上那一个个概念、数字,还有想象去了解历史了。”不愿放弃的黄忞一边为拍摄做着准备,一边坚持通过QQ向志愿者们介绍自己、说明用意、表达诚心。
不知不觉,每天关注“山西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群”成了黄忞的生活习惯。“直到一天,我看见一名志愿者无意中把新发现的老兵信息发到群里,我心里那个兴奋啊,立马就跟这名志愿者联系起来。”黄忞说,“我每天给他发很长的留言,各种‘求’,各种‘磨’,都觉得自己有点‘讨厌’。”
2014年1月,在不间断的“留言攻势”下,这名志愿者终于答应与黄忞见面,并通过面谈对黄忞“审查”合格。此时的黄忞,早已借来拍摄器材和车辆,整装待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独家策划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30日,委内瑞拉加拉加斯,超过5000人参加色彩跑活动,俊男靓女炫彩狂欢,为儿童医院筹款。
详细>>精彩推荐
- [电影] 《少年时代》拿下英国电影学院奖
- [颁奖] 第57届格莱美获奖名单出炉
- [热议] 筷子兄弟方否认全美音乐奖买奖:买得起吗
- [拍卖] 玛丽莲梦露300件遗物将拍卖 预计可以售出621万
- [电影] 环球难以终结《速激》系列 辟谣称至少还有三部
- [热点] 《西游记》重播3000次 六小龄童申吉尼斯
- [蜡像] 海瑟薇新蜡像吓人 发型土气张血盆大口
- [新片] 人气日剧《MOZU》将拍电影版 西岛秀俊继续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