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版图上,东西绵延约4200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犹如一匹昂首飞驰的骏马,守望祖国北疆。2017年8月8日,这匹骏马迎来万众瞩目的时刻: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倏忽七十载,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关怀下,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享受着和谐互助的美好生活,不忘感恩党和国家。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47年5月1日,在迎接新中国诞生的曙光里,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新中国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起点。七十载栉风沐雨,内蒙古从一穷二白走来;七十载砥砺向前,草原人正向无限风光而去。
(记者 邢利宇)在中国北部边疆,狭长形的内蒙古自治区像一只张开翅膀的草原雄鹰。自主研发贝式体钢轨成为国内高铁建设道岔钢轨首选产品…… 此外,还有一系列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稀土资源清洁高效提取关键技术,以及巴美肉羊新品种培育技术、玉米丰产增效技术等。
鄂尔多斯市市长龚明珠说,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依托能源、区位等优势,千方百计集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项目,新兴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分公司位于鄂尔多斯市装备制造基地内,一期工程投产4年多来,已经形成30万辆轿车产能,年汽车产销量达到近10万辆。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内蒙古着力发展畜牧业、木材加工业,把大量木料、牛羊肉产品送往首都北京及全国各地。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专家认为,蒙古马温顺善良、吃苦耐劳的高尚品格,已融入全区各族人民的血脉,“蒙古马精神”成为2500万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重要精神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民族工作十分关心、对民族地区十分关切、对内蒙古各族人民十分关怀。习近平总书记的题词,是对内蒙古美好发展前景的生动勾画,是对内蒙古肩负的崇高使命的殷切期望,时刻激励着内蒙古和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矢志奋斗。
20年前,刚满三十岁的乌云苏依拉当选为孟克图嘎查党支部书记,从一位地道的蒙古族“牧羊女”,成为这个戈壁村落的带头人。“用爱心诠释党心,用党心温暖民心”,这是经常挂在乌云苏依拉嘴边的一句话。
共同守卫祖国北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筹谋划,指明内蒙古前进方向 夏日的呼和浩特,骄阳似火。立足内蒙古独特经济社会条件和历史发展脉络,经过深入调研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长远发展提出清晰的战略指引: ——“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王希恩说,家和万事兴,正是亲如一家的民族关系,为内蒙古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内蒙古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成效显著。
2014年1月27日,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乡)冬季那达慕“五畜祈福”仪式上,习近平按照蒙古族习俗,用无名指蘸上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
苗木、松塔、野花、山野菜……在塞罕坝,如今百万亩林海的产出似乎都有人愿意为之埋单。用“攻坚造林”来命名这项艰巨的工程,可谓塞罕坝的“专利”,同样“改培”的提法做法也来自塞罕坝人的创新。
7日晚的呼和浩特,流光溢彩,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各族各界干部群众代表的深情朗诵中,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赞歌》在乌兰恰特大剧院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