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剑指校园“三无”食品 筑牢学子安全防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7 16:1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27 16: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巡察组吗?我要反映个问题,咱们城区各个中小学门口,一到放学点,就冒出许多卖小吃零食的摊贩,食品售卖很不干净,很多像是‘三无’产品,孩子吃了真让人不放心啊!”近日,河南省新野县委第五巡察组接到群众反映后,迅速行动,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专项整治,精准打击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防护墙”。

“群众反映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小事,关系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立刻核实!”第二天下午五点,巡察组同志分头走访了几所中小学校园周边,眼前的景象见证了群众的担忧:学校门外街道旁的油炸、烤串、零食小摊一字排开,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部分摊贩卫生条件极差,食材裸露在外无人看管,操作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口罩和手套,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油烟味。更令人揪心的是,一些色彩鲜艳的廉价零食包装上,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生产厂家等关键信息模糊不清,属于典型的“三无”食品。

掌握一手证据后,巡察组立即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班子成员召开专题对接会,精准反馈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要将校园周边食品抽样检测常态化,聚焦‘三无’产品开展靶向排查,强化执法力度,切实守护好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召开专项整治会议,根据巡察建议研究具体方案,制定整治措施:实行“常态化”监测,将过去的突击检查变为每周不定时抽样检测;开展“精准化”监管,对核实的“三无”产品一律依法查扣,并对摊贩进行严肃处罚;建立“长效化”机制,鼓励学生家长和老师参与监督,同时对摊贩进行规范引导,从源头上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专项整治仅一周,市场监管部门便查出3家经营主体索证索票不齐全,1家经营主体“三防”设施落实不到位,2家经营主体操作人员未佩戴口罩,执法人员当即责令整改。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与常态管控,校园周边环境焕然一新,发生了明显改变。曾经花花绿绿的“三无”零食已难觅踪迹,孩子们挑选的是包装规范、来源可溯的合格食品。一套“日常巡查+专项抽检+社会共治”的长效监管机制日益完善,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看得见、感受得到的食品安全屏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