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水利电力物资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公司”)围绕“提质增效、防控风险”核心目标,系统优化合同评审、校对、盖章生效全流程,推动合同管理从“流程完成”向“价值保障”转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北京公司通过“制度升级、技术赋能、能力提升”三方面协同发力,实现合同评审管理效能质的飞跃。制度层面,公司发布合同管理细则,明确各类合同评审要求与权责时限,构建“合规管理部统筹、业务部门初审、关键岗位复核”三级评审机制,有效解决标准不一、流程不畅等问题。技术层面,引入智能合同审核系统,建立覆盖物资集团业务特点的合同范本库,实现对主体信息、数据准确性、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要素的自动化核验。能力层面,组织专项培训超10场,覆盖合同经办人及部门负责人,全面提升岗位胜任力。
通过建立“评审—执行—深度复核”闭环管理机制,北京公司将评审阶段识别的风险点同步转化为执行监控要点,实现合同全流程动态追踪。针对合同盖章滞后、印信有误等问题,明确时限要求并推行扫描件预审机制,有效减少重复邮寄,提升生效效率。每月形成督察报告,推动问题整改落实。
经过三年持续优化,北京公司合同管理成效显著:合同评审周期由30余天缩短至12天左右,效率提升超60%,紧急采购类合同更实现“当日评审、次日生效”;合同数据准确率由78%提升至98.5%,累计识别并规避潜在风险千余项,涉及合同金额超百亿元;常用合同模板覆盖率从65%提升至95%,大幅减少重复劳动与条款失误风险。采购签约及时率从60%提升至100%,条款错误率下降95%。在物资集团合同管理年度排名中,北京公司位列第二。
2024年以来,北京公司聚焦光伏框架采购等重点项目,通过合同前置评审提前识别技术偏差风险,优化责任条款,配合执行过程动态监控,实现42批次物资按期交付,客户满意度达100%,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北京公司将持续推进合同管理智能化、专业化、协同化发展:深化AI技术在合同履行预测与风险预警中的应用;完善光伏、长协等新型业务合同模板与评审机制;强化跨部门协同,推动合同管理与业务拓展、项目管理、财务管理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以合同管理促经营提升、以合规经营助高质量发展”。
北京公司表示,将持续秉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合同管理效能,以更高水平的管理与服务,为企业与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