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文明新风拂沃野 和美画卷映乡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6 16:0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26 16: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整洁的村巷纵横相连,绘满孝善故事的文化墙静静矗立,广场上老人闲谈、孩童嬉戏,农家小院中不时传来阵阵笑语……这一切美好景象,正是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前高庙乡近年来深耕乡风文明建设结出的丰硕果实。

党建引领,树立文明“风向标”。前高庙乡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工作的“第一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乡党委班子带头深入包联村庄调研,将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纳入重点任务,定期调度推进。党员干部率先垂范, 全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简办婚丧事宜、抵制高价彩礼,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同时,构建起“乡-村-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体系,将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田间地头,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

破立并举,移风易俗“除陋习”。针对过去存在的陈规陋习,前高庙乡以“破”促“立”,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坎。全乡各村广泛听取民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内容具体化、条文化,使之成为村民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

各村普遍成立红白理事会,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和乡贤参与,全程监督指导,统一办事标准,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针对“天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通过宣传引导、典型评议、邻里监督等方式进行重点整治,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文化浸润,滋养乡村“精气神”。乡风文明,既重“塑形”,更重“铸魂”。前高庙乡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文化人,润物无声。高标准建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阵地“活”了起来,成为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文艺展演的重要平台,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本地非遗项目得到保护传承,歌舞、戏曲、书法等民间文艺队伍活跃在节庆活动中,让乡村既保留传统的“烟火气”,又洋溢浓郁的“文化味”。

共建共享,激发治理“内生力”。乡风文明建设,主体是农民。前高庙乡着力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推动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创新推行“文明积分制”,村民通过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遵守村规民约等获得积分,可在指定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小小积分,激发出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多支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乡村,围绕扶老助残、支教助学等内容开展服务,“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已成为乡村新时尚。

此外,将乡风文明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落实“门前三包”,引导村民共同维护整洁有序的宜居环境,实现“里子”“面子”一起美。(图/周金玲)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