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供给”竞争 大豆精深加工促产业链升级

随着国产大豆大量上市,叠加进口大豆持续稳定到港,我国大豆产业链下游加工企业正面临“双源供给”下的差异化竞争格局。

“双源供给”竞争 大豆精深加工促产业链升级

来源:央视财经 2025-11-26 05: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随着国产大豆大量上市,叠加进口大豆持续稳定到港,我国大豆产业链下游加工企业正面临“双源供给”下的差异化竞争格局。伴随着我国的消费升级,围绕国产大豆价值挖掘的产业升级正在上演。

在黑龙江海伦一家有着十几年经营历史的大豆油压榨厂,本应该忙碌的工厂现在却选择了停产检修。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进口大豆到港均价在3900元/吨左右,较国产高油大豆价格低100-200元/吨,且进口大豆出油率比国产高油大豆高出2~3个百分点,这让压榨国产大豆的油厂在原料的收购上愈发谨慎。

与海伦油厂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在山东禹城,一家大豆精深加工的企业正迎来生产旺季。这家企业产品涵盖大豆分离蛋白、植物肉、功能饮料等多个品类,精准瞄准进口大豆难以替代的需求市场。随着消费市场需求升温,企业已逐步加大新豆采购力度。

山东禹城某大豆加工企业负责人 张静:自新豆上市以来,我们采购量5万多吨,其中高蛋白大豆采购比例占到30%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左右。

大豆深加工的产业升级,也正从消费端向大豆主产区延伸。在黑龙江海伦,一座大豆蛋白深加工新厂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底正式投产,投产后年加工国产大豆能力达15万吨。

黑龙江海伦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王家冰:打造这种高端差异化的一个大豆蛋白产品。大豆蛋白这个应用领域,像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婴幼儿食品、老年食品,都属于高端的一些应用领域。高端的产品价格能到每吨2.5万元到3万元以上。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我国进口大豆9568.2万吨,同比增加6.4%。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我国对大豆的整体需求量将稳步提升。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信息分析处副处长 殷瑞锋:既发挥了国产大豆高蛋白的独特优势,避开与进口大豆的同质化竞争,又延伸了产业链条。未来,随着国产大豆品质进一步提升,精深加工赛道将持续拓宽,国产大豆产业链的价值空间也将进一步打开。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