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三局永年洼蓄滞洪区治理工程全面竣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5 17:1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25 17: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5日,由中铁三局承建的永年洼蓄滞洪区治理工程全面竣工,进一步完善了区域防洪体系,为滏阳河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永年洼蓄滞洪区地处子牙河流域,滏阳河左侧,承担着邯郸市区和滏阳河干流邯郸以上段及生产团结渠的滞洪缓沥任务,是重要的防洪屏障。中铁三局负责的永年洼蓄滞洪区治理工程位于滏阳河冲刷形成的扇形区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围堤加高培厚、开挖连通渠、清淤整治、新建生产桥和进洪口门、新建泵站、新建改建排涝闸、改建撤退路、新建村基防护等工程。

项目施工区域位于洼地周边,土质以疏松沙土为主,地质条件复杂,给围堤填筑工程与路基沉降控制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保障施工质量,项目部积极组织现场勘查与技术攻关,引入土壤固化剂与黏土掺拌技术,对原有沙土进行改良,增强其整体性与承载力。采用分层碾压与强夯相结合的压实工艺,严格控制每层填筑厚度与碾压参数,确保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工程建设中,项目部创新性地采用了“生态型复合支护结构”与“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在边坡处理中,将预制式生态框护坡、联锁砖护坡相结合,形成既稳固又能植草绿化的柔性支护体系。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通过添加固化剂进行改性处理,将其转化为可用于路基填筑的合格土源,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环境负担。

项目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自然修复”文章。在水体中,系统投放泥鳅、贝类、鱼类及浮游生物,通过科学增殖放流,重建内在的生态循环。在岸线区域,通过植树与植草形成复合植被系统,构筑生态屏障,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经过综合治理,昔日的施工区域已逐步演变为生机盎然的生态洼地。

永年洼蓄滞洪区治理工程的竣工,显著提升了区域防洪调度与应急排涝能力,进一步筑牢了守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护堤”。工程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持续释放,助力沿岸地区高质量发展。(图片由李亮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