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清晨,55412次检测列车从泸州西站驶出,正式启动四川隆昌南至贵州黄桶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以下简称“隆泸叙铁路”)动态检测,标志着该铁路全面进入动态验收阶段,力争2025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中新网成都11月22日电)
“检测列车”,探寻钢轨间的精度。以时速为尺,以数据为证;以匠心为笔,以坚守为墨。55412次检测列车从泸州西站缓缓驶出,不仅拉开了隆泸叙铁路动态验收的序幕,更开启了一场对线路安全的“毫米级”叩问。不同于载客列车的人声鼎沸,这列“体检专列”载着精密仪器与责任担当,在轨道上逐级提速、全面“透视”,于轮轨交错间排查隐患,在数据流转中校准细节。它穿梭在川南大地,丈量着138.6公里线路的每一寸坚实,记录着扩能改造后的每一处提升,用专业与严谨,为这条即将贯通川黔的通道筑牢安全基石,静待2025年正式启航的荣光。
“扩能列车”,探寻通途里的新机。从旧线分段通行的局限,到新线裁弯取直的畅通;从时速80公里的前行,到120公里的跃升,隆泸叙铁路的升级,从来不止是速度的突破,更是区域发展的蝶变。这列承载着众多期待的“扩能专列”,北接成渝铁路、南连叙毕铁路,串联起成渝双城经济圈与北部湾,让西南物资“走出去”更高效,沿海产品“引进来”更顺畅。4000吨牵引质量、2500万吨年运力的背后,是物流格局的重构,是产业发展的赋能,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的强势崛起,为川黔滇协同发展铺就了一条双向奔赴的黄金赛道。
“希望列车”,探寻岁月里的坚守。3.5年的日夜奋战,99.29亿元的匠心投入,从跨越江河的特大桥建设,到穿越山区的隧道攻坚;从静态验收的全面排查,到动态检测的精益求精,隆泸叙铁路的每一步推进,都镌刻着铁路建设者的坚守与付出。这列穿梭在时光里的“希望专列”,不仅是钢筋水泥的集结,更是科技赋能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它承载着沿线民众的期盼,激活着县域经济的活力,终将在2025年鸣笛启航,让“铁路通、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愿景,在川南大地上徐徐绽放。
每一次提速,都是向通车目标的稳步迈进;每一米延伸,都是对西南发展的深情赋能。随着隆泸叙铁路年内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一条贯通南北、连接陆海的黄金通道即将成型。它不仅将改写西南地区的交通版图,更将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注入新活力,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辐射力更强,让西南大地的发展机遇更多。(龙书丞、杨鲤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