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24日电 (记者:张晨旭)近期,铁路部门对130余条线路、1300余趟动车组列车加大票价优惠力度,打破以往单一票价模式,综合考虑区域、淡旺季、时段等因素,对不同线路和不同时段实行差异化折扣。这种灵活定价策略,让旅客出行有了更多选择,也为经济复苏、文旅产业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
此次票价调整是铁路部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差异化定价,引导旅客合理选择出行时段和线路,有效缓解了热门线路的运输压力,同时提升了非热门线路的上座率。这不仅优化了运输资源配置,更为中西部地区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降低了民众出行成本,进一步刺激跨区域人员流动,撬动沿线城市经济活动,促进消费市场。
近年来,“高铁+文旅”等新型服务模式兴起,铁路部门携手地方文旅部门打造“票根经济”系列产品。旅客凭高铁票可享受景区门票、酒店住宿等优惠,甚至还能解锁专属的打车、美食福利。票价调整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模式的效应,“一票多惠”不仅提升了旅客的在途体验,也有效拉动沿线城市文旅消费,为区域经济注入增量需求。
此外,对于学生、儿童、残疾军人等特殊群体旅客,继续享受“折上折”优惠,最低实行四折优惠,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出行经济负担,生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行业专家普遍表示,铁路票价灵活调,是惠民与发展的“双向奔赴”,让人民出行更实在、更实惠,也为铁路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