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龙湾区破获特大假证诈骗案 应急管理部门三年立案查处非法持证行为160余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4 17:3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24 17: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问题系统综合治理,依法查处打击相关证书涉假违法犯罪活动,近日,一起由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多部门联合执法的特大诈骗案尘埃落定,主犯王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一个盘踞多年的诈骗团伙通过将成本仅数十元的“培训合格证”包装成国家认证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在两年内诱骗全国超过2万名从业人员,诈骗金额高达1500余万元。

“免考拿证”藏猫腻 安全生产埋隐患

“因政策调整,有无须培训考试、直接出证的名额!”2023年,从事电路维修工作的小许在网上看到这则广告后心动不已。对方客服信誓旦旦地保证证书“官网可查”“符合国家持证上岗要求”,急于用工的小许支付了800元后,收到了一份“证书”,却发现与正规证件不同。经向应急管理部门核实,他才知道这只是一张毫无上岗效力的培训合格证。退款时,客服出示了合同中一行不起眼的小字:“本证书仅为培训合格证书,不能代替特种作业操作证使用。”小许这才意识到受骗。

此类持假证或无证上岗行为,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巨大风险。持假证或无证者不具备安全操作技能,如同在生产现场埋下“移动炸弹”。

部门联动重拳出击 三年立案160余起彰显监管决心

面对特种作业领域的证件乱象,龙湾区应急管理局始终保持着“零容忍”的监管态势。近三年来,龙湾区应急管理局与区公安分局等部门密切协作、联动执法,对无证上岗、持假证作业等非法行为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共立案查处160余起,其中移送公安机关行刑衔接案件3起,有效震慑了违法行为,净化了安全生产环境。

在此次特大诈骗案的侦办过程中,龙湾区应急管理局积极发挥专业职能,为公安机关侦办案件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支持与专业认定,清晰界分了培训合格证与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法律效力,为案件准确定性、顺利诉讼奠定了坚实基础,体现了行政监管与刑事司法的高效衔接。

犯罪团伙公司化运作 “免责合同”难逃法网

据办案机关披露,该诈骗团伙组织严密。主犯王某成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后,招募业务员进行统一话术培训,利用“官网备案”“企业团购”等话术,将成本极低的培训证包装成“特种作业操作证”高价出售。为规避打击,王某等人还精心拟订了附有“免责声明”的合同,企图钻法律空子,最终难逃法网。

筑牢安全防线 应急管理部门提醒公众“走正门”

针对此案暴露出的问题,龙湾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再次郑重提醒:特种作业操作证是保障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必须通过由应急管理部门认定的正规培训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取,绝无“免考、速成”的捷径。

公众和企业可通过“国家安全生产考试”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应急管理部官网查询平台,核验证书真伪。龙湾区应急管理局将持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坚决打击各类证件造假及违规作业行为,坚决铲除滋生安全风险的土壤,切实维护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图片由李龙炜 项渊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