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推动实现 民富县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1 15:0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21 15: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民富县强,幸福西峡”。如何民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抓好产业和就业;如何县强?坚持兴工强县,高质量抓好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十四五”时期,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的工作主线。

西峡县地处豫西南山区腹地、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总人口49万,县域内“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2024年,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突破800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64%,工业增加值增长77%,工业税收增长60%。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工业经济贡献了全县62%的地区生产总值、79%的财政收入和42%的就业。

锚定特色破局,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

无工不富、无特不强,西峡县精准定位县域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强带弱,延链补链,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10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河南省西峡县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河南龙成集团是该产业集群代表企业,自2003年起,聚焦高性能金属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已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特种、特重、特厚”钢板生产基地。

特钢筑基扬优势。西峡县紧扣“建设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种、特重、特厚钢板生产基地”发展定位,绘制产业链图谱和发展路径图,培育形成了以特种钢板生产加工为中心,涵盖铁矿石及石墨矿开发应用、冶金新材料、废钢再生资源利用、重型装备制造、绿色装配式建筑、煤气发电等附属产品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集群。

科学谋划定方向。西峡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特钢、冶金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中药制药及绿色食品加工四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2024年产值分别达273亿元、208亿元、176亿元、125亿元。积极抢抓机遇,培育新能源、新兴矿产加工两大新型产业,构建“四主两新”的产业发展格局。

内培外引补链条。西峡县坚持项目优先,围绕强链、延链、补链,培育汉冶海洋平台及高品质工程用钢等60余个强链项目,精准招引浙江恒立、安徽富煌、郑州豫地等20多个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延链项目落地。“十四五”时期,累计签约重点工业项目超40个,总投资超200亿元,有效填补了产业链空白。

平台提质强载体。西峡县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建设为载体,采取“管委会+公司”的运行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克服发展空间不足瓶颈,推动工业空间布局持续调整优化,基础设施水平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标准建成智能装备、绿色钢构等3个特色产业园,完善道路、水电、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80万平方米。西峡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驻“四上”企业162家,获批“河南省转型升级试点开发区”,形成“园区承载、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

如今,西峡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260家,河南龙成集团、西保集团、仲景宛西制药3家企业跻身百亿级企业行列,河南龙成集团连续多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飞龙股份、通宇集团、劲派公司、众德公司、仲景食品等一批骨干企业蓬勃发展,水电钢、汽车水泵、进排气管、高端冶材、涡轮增压器壳体等制造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聚焦壮大提质,激活创新驱动“新引擎”

西峡县坚持把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动力,推动特色产业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龙头带动锻造产业集群硬实力。西峡县以“链长制”牵头与集群化发展双轮驱动,从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市场开拓等方面引导企业精准发力,河南龙成集团的无取向硅钢保护渣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西保集团的新能源车用优特钢连铸结晶器功能保护材料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达87.76%,研发投入强度为5.41%。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0家、国家单项冠军产品3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6家、工业设计中心3家。

数字赋能激活产业转型新动能。西峡县以“智改数转”为抓手,设立“企业上云”资金,开展数字化诊断,鼓励企业设备换芯,加快5G基站建设和网络覆盖,建设5G应用示范项目,完成两化融合贯标,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工作快速推进,建成智能工厂(车间)13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4家、优秀智能应用场景5个、5G应用场景和数字化转型“小灯塔”各1家。

绿色低碳推动产业焕新机。西峡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严禁违规新增产能,推动钢铁、冶金、铸造等行业绿色升级。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加大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梯度培育力度,创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省级绿色工厂13家、国家绿色供应链企业1家、省级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1家。

技术创新带来企业新出路。如今,西峡工业企业扬帆出海成果斐然。河南龙成集团2000余吨钢结构成品件顺利交付沙特阿拉伯阿美体育场项目;西保集团与哈萨克斯坦钢铁企业成功签订批量供货合同,集团首个海外制造业基地——俄罗斯西部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批量投产;飞龙股份在泰国设立的龙泰汽车部件(泰国)有限公司运行投产;众德公司在越南设立的众德汽车部件(越南)有限公司已累计接收订单逾30亿元人民币。

强化服务提效,走好高质量发展“赶考路”

西峡县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程来抓,深入实施问题整改提升、学习先进典型、干部现场体验、举措改革创新“四大行动”,让企业家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西峡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等模式,项目审批时限压缩15%以上,营商环境评比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打造全要素优化的服务环境,强化土地、资金、能源保障,推行“标准地+承诺制”,盘活低效闲置土地1600余亩。开展政银企大走访,创新融资贷款模式。迭代升级“智汇龙乡计划”,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在北京、江苏南京等7个人才工作站,驻站博士达21人,全年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0人,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年培养技工2000人。

营造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西峡县量身定制惠企政策包,每月组织1次惠企政策宣传,实现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建立包联重点企业制度,扎实开展“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创新组织每周县处级领导企业接待日活动,为企业“一对一”解难纾困。行政审批职能100%实现“一网通办”“一证通办”“掌上可办”。设立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基金,累计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资金2亿多元。

凝聚开拓创新的精神力量。西峡县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加强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组织企业家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培训,到标杆企业考察调研、开阔眼界,为企业健康发展开出“良方”。全县建立非公企业党委7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163个、联合党支部99个,企业党员总数2871名,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100%,推动企业不断转型发展、自我革新。

展望“十五五”,西峡县将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西峡力量。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