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联通亚欧,共享未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铁集团、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11月18日,央广网)
驼铃已远,钢轨绵延。当古老的亚欧大陆被呼啸的列车重新唤醒,一条贯穿东西的贸易动脉正跃动出强劲的节奏。11月18日,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启幕,“联通亚欧,共享未来”的主题,不仅呼应着绵延千年的丝路精神,更在全球化面临挑战的今天,为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的确定性。
网络持续织密,共享发展机遇。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86万列,运送货物1170万标箱,通达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物流服务网络覆盖亚欧全境。十余年间,呼啸的班列不仅拉近了地理距离,更串联起不同国家的产业优势与市场需求,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持续优化的线路与不断提升的效率,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享受到互利共赢的成果。如今,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欧班列以稳定、高效、绿色的运输服务,成为亚欧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器”,进一步加强了欧亚国家间的贸易往来。
深化合作模式,拓宽共赢路径。自2011年首趟列车开行以来,历经十余年耕耘,中欧班列铁路网已经“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 “钢铁动脉”,为亚欧大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做出重要贡献。本次论坛发布的第四批全程时刻表,将实现年开行千列以上,覆盖中欧更多关键城市。这条“钢铁驼队”不仅运输货物,更传递着技术、标准与文化的交流,它不仅带动重庆、西安等内陆城市走向开放前沿,也通过“班列+人文”等模式促进文明互鉴,让共赢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站在新的起点,中欧班列正如新时代的“钢铁驼队”,驰骋于亚欧大陆,不仅联通物资与市场,更承载着共同发展的愿景。期待它以更稳健的步伐,驶向共享繁荣的未来。(匡俊吉、吴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