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铁路部门持续深化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近期对130余条线路的1300余趟动车组列车票价加大打折优惠力度,最低实行4折优惠。
票价制度的改革,不仅是实实在在的让利于民,让更多旅客享受到优惠出行的便利,更是精准对接经济发展需求,以多样化产品激发出行意愿,以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与经济发展活力的“双向促进”。
产品向“多”,推动运力资源高效配置。 铁路网络贯通城乡、连接山海,将广阔疆域紧密相连。如何在公益属性与运营效率之间取得平衡?铁路部门通过创新服务与优化产品,实施灵活票价机制。例如,对京南至上海虹桥的G111、北京南至杭州东的G39等旅速快、需求旺盛的列车实行小幅折扣或维持原价;而对部分旅时较长、客座率偏低的列车,则实行较大幅度打折。这种差异化策略,既实现了运力资源的科学调度,也兼顾了热门线路的市场价值与冷门线路的公益功能,展现出铁路系统在动态平衡中持续发展的创新活力。
服务向“新”,激活区域经济发展动能。如今,铁路不仅是物资运输的通道,更承载着探亲、商务、旅游、交流等多元出行需求。票价动态调整背后,是一本厚重的“经济账”。例如,沈阳局集团公司对部分动车实行工作日6折、周末7折优惠,契合公众作息规律,引导错峰出行;济南局集团公司对日兰、济青等多条线路的39趟动车实施折扣,串联城市群,激发旅游热度,为沿线文旅产业注入新动力。铁路正从高效的“运输通道”,升级为区域发展的“经济引擎”,在服务民生、带动发展中,让“流动的中国”更加充满活力。
票价改制,不仅是一张车票价格的变动,更是铁路部门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的生动体现。从普惠让利到精准施策,从优化运力到赋能区域,铁路系统在改革中坚守初心,在创新中传递温度。未来,随着市场化机制不断深化、服务网络持续完善,铁路将以创新服务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持续书写新的“为民篇章”。(文/匡俊吉、周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