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深耕民族教育沃土 双轨制铸就“和雅”育人标杆——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荣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9 14:1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19 14: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历经30年探索实践,破解民族地区教育难题,学校《“双轨协同,多元共进”:民族地区学校高质量“和雅”教育体系构建的贵州实践》成果荣获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学校创新“认知-情感-实践-环境”四维浸润模式,开发民族文化课程,开展“民族文化寻根之旅”研学活动,建设民族文化长廊、民族团结馆等景观,打造“步步见文化、处处有熏陶”的校园环境。近5年,学生民族文化社团参与率达85%,民族歌舞、手工艺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200余项。

双轨课程促发展。国家课程实施按“七激”教学模式和“CREATE 法”实施“标准化+个性化”教学,民族特色课程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学校开发了8类42门校本课程,其中,《山鼓魂》入选教育部《传承的力量》在央视展播。

多元评价育新人。建立涵盖学业、文化素养、实践创新等6维度的动态评价机制,推行“导师制”和“多元智能计划”,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发展路径。全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优秀率从2008年的27.61%跃升至2024年的99.35%,近5年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82项、文体艺术类奖项超2000项。

该体系以“和雅”德智体美劳五育为核心理念,培养“和而不同、雅而有致”的时代新人,引领学校先后荣获9项国家级荣誉,师资与科研实力显著增强,成果在全国100余所民族学校推广应用,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贵州方案"。(图片由杨启雄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