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一单制”探索,为全球互联注入新动能

中欧班列“一单制”探索,为全球互联注入新动能

来源:鲁网 2025-11-18 15: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钢铁巨龙穿梭亚欧大陆,驼铃古道的悠远回响与高铁鸣笛的铿锵节拍交相辉映。中欧班列以“全程时刻表”锚定时效坐标,用“一单制”打通流通堵点,在万余里铁道线上解锁的“速度密码”,为多边合作深度赋能,成为全球化进程的生动注脚。

“全程时刻表”的推行,是中欧班列从“通得了”到“走得快、跑得稳”的质变跨越。过去,跨国运输常受困于不同轨距、各国调度的衔接壁垒,“行期不定、时效难测”成为外贸企业的痛点。如今,11条线路实现中国段、宽轨段、欧洲段时刻表贯通,西安至杜伊斯堡的运输时间压缩30%以上,12天即可完成海陆联运40多天的路程,让“准时发运、使命必达”成为现实。这背后,是北斗定位、5G技术与电子施封锁构建的智慧管控体系,是霍尔果斯等口岸从数日通关到16小时办结的流程优化,更是沿线各国铁路部门精准对接、优先换装的协作之力。稳定的时效预期让高附加值货物纷至沓来,平均每柜货值较普通班列高出41%,为中小企业缩短资金回笼周期,让“时效与成本的平衡之选”成为外贸新优势 。

“一单制”的探索,为亚欧物流按下“减繁提质”的加速键,彰显制度创新的深层价值。传统多式联运中,单证交接繁琐、环节衔接不畅等问题,曾让“门到门”运输步履维艰。而“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的创新模式,将通关、换装、运输等多环节融为一体,青岛中欧班列作业效率提升50%以上,新疆至广东的运输时间压缩6天、运费降低4%。从国铁集团与航运企业联手拓展服务范围,到95306平台整合多元联运产品,“一单制”不仅减掉了冗余流程,更减掉了合作壁垒,让物流成本实实在在降下来,让贸易便利化水平真真切切提上去。这种以制度创新破解流通难题的实践,正是中欧班列能够在全球物流格局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从“全程时刻表”到“一单制”,中欧班列的“速度密码”本质上是“合作密码”与“发展密码”。这列流动的“钢铁驼队”早已超越单纯的运输工具,成为联通产业、激活市场的纽带。“爱菊模式”让哈萨克斯坦面粉直达中国餐桌,“班列+直播电商”让跨境贸易焕发新活力,累计开行的超千列全程时刻表班列,推动资本、技术与商品在亚欧大陆间高效流转 。它让“中国制造”更快走向世界,使得沿线国家的优质资源精准对接中国市场,在互利共赢中书写“一带一路”的合作篇章。“硬件联通+软件升级”的双轮驱动,筑牢互联互通的物质基础,凝聚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识,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中欧班列的每一次提速、每一项创新,都是对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理念的生动践行。当铁轨跨越山海,当制度打破壁垒,当文化因交流而多彩,这列钢铁巨龙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亚欧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赋能、合作范围的不断拓展,中欧班列必将解锁更多“速度密码”与“合作密码”,让互联互通的纽带更加坚韧,让共同发展的道路更加宽广,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上续写新的辉煌。(朱明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