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法院:“公众开放日”成法治启蒙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8 16:4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18 16: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该法明确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司法机关、未成年人的父母等,对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承担的职责任务。为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切实履行法治教育社会责任,11月18日,河南省镇平县人民法院邀请镇平县察院小学部分四年级师生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一场沉浸式、趣味性的法治启蒙之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

解码神兽獬豸,学习传统法治文化

活动伊始,同学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在法警的引导下有序通过安检通道,来到明亮的诉讼服务大厅,在这里,一堂生动的传统法治文化课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立案庭干警指着门口的獬豸雕像,从“独角神兽辨曲直”的古老传说讲起,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它象征的“公平正义、明辨是非”的法治精神,并巧妙引出了“原告”、“被告”、“起诉状”等现代法律概念。同学们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完成了对法律世界的最初启蒙。

走进真实庭审,感受法律威严

随后,同学们安静有序地步入审判庭,全程旁听了一起刑事案件的庭审。庄严肃穆的国徽、严格的庭审程序、法官的公正裁决,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并在潜移默化中将法治精神的种子深植于心。庭审结束后,同学们还参观了法院的“玉见·同心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法律不仅是威严的准绳,更是温暖的守护。

法袍初体验,我是“小法官”

最受期待的环节当属“模拟法庭”,在法院干警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穿上特制的迷你法袍,走上审判台,轮流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等角色,“小法官”们郑重地地敲响法槌,亲身体验了庭审的流程。法官借此机会讲解了法袍、法槌的象征意义和庭审规则,并通过知识抢答发放小礼品,现场气氛热烈活泼。同学们在沉浸式的角色体验中,不仅过足了“法官瘾”,更深刻体会到了法官职业所承载的神圣职责与使命。

互动体验零距离,法治装备初感知

最后,法警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防爆盾牌、手铐、警棍等各类警用器械的功能、使用场景和规范操作流程,并组织大家参观了充满神秘感的羁押室和羁押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同学们还被鼓励亲手触摸、体验这些装备,对司法审判工作的专业性和安全保障力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此次公众开放日打破了法院在孩子们心中的神秘感,将法治的种子春风化雨般融入一个个互动体验中。下一步,镇平县法院将持续延伸审判职能,通过多样化的法治宣传活动,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让法治信仰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图/蒋欣利)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