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发布《答案之书:肺癌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8 15:0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18 15: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每年的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值此,由强生发起、人民好医生平台与咚咚癌友圈共同支持的《答案之书:肺癌篇》(以下简称《答案之书》)正式上线。作为目前1国内首个聚焦肺癌共同决策的全病程科普工具,《答案之书》依托权威医学资源、挖掘真实患者洞察,通过提供科学、实用、易懂的就诊指导,帮助肺癌患者建立科学疾病认知、提升就诊沟通能力,推动共同决策理念落地临床实践,助力整体提升肺癌诊疗的效率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项融合医学权威与人文关怀的公益行动。

共同决策:政策引领下的诊疗革新

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年新增病例约248万例,年死亡病例约181万例,位居所有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之首2。我国肺癌防治形势尤为严峻,每年新发肺癌约106万例,占全球肺癌疾病负担的近一半ii。

伴随肺癌患者群体扩大,患者的权利意识与参与诊疗决策的意愿不断增强,传统以医生为主导的“家长式”决策模式,很难满足当代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在“健康中国行动”的指导下,我国医疗服务正在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明确要求将患者需求融入诊疗过程,推动以共同决策为核心的临床实践。

《答案之书》的发布,正是对这一政策的有力响应。为了更好地回应患者及家属的真实需求,《答案之书》在编撰过程中首先开展了患者需求调研,获取了临床中患者最高频、最真实的提问。这些问题覆盖预防、诊断、治疗至康复的全病程,据此整理的问题清单及疾病必备知识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填补了现有科普内容在共同决策支持领域的空白,成为推动诊疗模式转型的有效工具。

咚咚癌友圈联合创始人及肿瘤患者管理负责人李斌表示:“在抗癌路上,患者最担忧的往往是‘信息差’,看不懂报告、听不懂方案、不知该问什么,最终只能被动接受决策。《答案之书》的出现正好弥合这一差距,引导患者在就诊中做到‘三思而择’:一思正确听取医生的专业建议,二思参考多方信息,三思自身诉求与期待。只有当患者能够清晰表达、主动提问时,医患之间才能实现高效沟通,共同制定出真正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实用工具:患者参与共同决策的“就医向导”

相关调研显示,尽管医生鼓励患者积极表达、共同决策,但高达77%的亚洲患者仍然仅依赖医生为其选择治疗方案。专业认知的隔阂、沟通表达的局限、关键决策时的茫然,不仅加剧了患者的焦虑与无助,更可能影响治疗的依从性与最终疗效。洞悉肺癌患者参与共同决策道路上的主要障碍,《答案之书》融合科学信息与情感支持,帮助患者真正实现“听的懂、问的对”。

带上"问题清单",和医生高效聊病情

《答案之书》围绕“诊断——治疗——长期管理”三个阶段,为患者梳理出全病程中频繁遇到的疑问和困惑。例如,在诊断阶段,它会提醒患者问清“肿瘤的具体分期和扩散情况”、“是否需要基因检测”;治疗阶段,则会深入到“针对我的基因突变,有哪些靶向药可选?”、“以最长生存期为目标,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不良反应是否能预处理”等关键细节;到了长期管理阶段,则会具体到“复查项目有哪些?”“饮食营养上要注意什么?”等等。这份清单能确保患者在短暂的诊室里,问到点子上,不遗漏任何一个关乎治疗决策的重要问题。

破除谣言,科学抗癌不迷茫

面对网络上众说纷纭的信息,患者常常真假难辨。《答案之书》直面患者最常陷入的四大误区,例如“肺癌患者一定是吸烟者”、“联合治疗毒性大肯定受不了”等,用科学的“真相”逐一击破谣言,帮助大家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患者只有了解真实情况,才能在“共同决策”中做出更贴合自身的选择,避免因错误信息引发焦虑与纠结。

读懂关键术语,掌握诊疗要点

诊疗过程中常会遇到难懂的医学术语,容易造成理解障碍。为此,《答案之书》针对诊断报告、治疗方案中常见却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如“EGFR基因突变”“无进展生存期”等,进行通俗解读,让患者与家属能够真正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以便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配合医生。

强生创新制药中国区总裁Cherry Huang女士表示:“《答案之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患者知识与信心的来源。我们致力于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清晰的行动指南,使患者有勇气更有能力与医生携手共策。这对于提升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强生致力于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全方位满足患者的迫切需求,从科学创新到诊疗支持,我们希望携手多方,重新定义对抗肺癌的征程,让更多患者获益。”

目前,《答案之书》已在咚咚癌友圈及人民好医生平台同步上线。这一科普工具的普及,有望让更多肺癌患者受益于共同决策模式,在科学指引下迈向高质量长生存。(图片由强生中国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