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台湾)共同主办,北京市文联、北京书法家协会协办的“书写抗战系列活动:民族浩气翰墨千秋——2025两岸书画作品公益展”北京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李斌出席开幕活动。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仇开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张吉明、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创会理事长陈春霖、文化和旅游部国际局(港澳台办)一级巡视员崔素香、北京市文联副主席白靖毅、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王晨阳等出席。
张吉明在致辞中表示,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的伟大荣耀。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有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精神家园。中国书法与绘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墨写意载道,体现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浩气翰墨千秋——2025两岸书画作品公益展”今年先后在台湾、大陆举办。希望通过展览,激励两岸同胞同忆历史、捍卫成果、守护家园、共创未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愿与两岸有关机构和各界人士一道,持续深化拓展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共同传承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陈春霖表示,今年是抗战胜利及台湾光复80周年,举办纪念抗战系列活动之两岸书画展很有意义。书画展的内容从历史取材,有助于帮助观众铭记历史、迎向未来。汉字书法是公认的中华文化代表性符号,让展览更具特殊意义。两岸书画家们的创作兼具可看性与可读性。感谢两岸合作机构的共襄盛举、鼎力相助,克服重重困难与挑战,将展览呈现在两岸观众面前。
白靖毅表示,书法与国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两岸同胞共同的情感认同和精神追求。展览在台中逢甲大学成功举办后移师北京,体现了两岸文化界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心灵契合的共同愿望。北京市文联、北京书协将以此展览为契机,进一步发挥首都文化资源优势,持续搭建两岸艺术交流平台,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同胞福祉贡献文艺力量。
此次展览展出大陆61位、台湾39位艺术家的百幅书画作品,以千秋传承的翰墨气象,重温全民族抗战和台湾反抗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众多仁人志士激励人心的名言警句,有毛泽东主席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有宋庆龄先生的“中国不但能够抵抗日本的任何侵略,并且能够而且必须准备收复失地”,有台湾抗日先贤蒋渭水的“同胞须团结,团结真有力”,有晚清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的“寸寸河山寸寸金,男子到死心如铁”,有谢晋元将军的“我们的身后是祖国,我们无路可退,唯有奋战到底”等等,反映了两岸仁人志士勇毅坚韧、团结御侮的民族气节,以身报国的赤子之心以及对故土家乡的深情眷恋和真挚深沉的家国情怀,缅怀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作出贡献的先辈先贤,发出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
“书写抗战系列活动:民族浩气翰墨千秋——2025两岸书画作品公益展”北京展将持续至12月7日。台湾展已于9月18日至10月13日在台中逢甲大学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