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三年来新低 经济压力凸显政策与民生脱节

最新公布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显示,11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由10月的53.6降至50.3,不仅低于预期,更创下三年来的新低。这反映出,目前美国经济正面临物价持续上涨、企业成本传导压力加大、政府政策与民众实际感受脱节等多重挑战。

【世界说】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三年来新低 经济压力凸显政策与民生脱节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7 17: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11月17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最新公布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显示,11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由10月的53.6降至50.3,不仅低于预期,更创下三年来的新低。这反映出,目前美国经济正面临物价持续上涨、企业成本传导压力加大、政府政策与民众实际感受脱节等多重挑战。

专家:信心下滑在于美民生压力持续加重

美国“共同梦想”网站日前报道指出,尽管特朗普政府曾承诺在上任首日即着手降低民众生活成本,但十个月过去,政府却表示民生负担危机可能要到2026年才会真正显现。与此同时,美国失业人数已突破百万,信用卡债务持续攀升,加剧了家庭财务压力。

报道截图

“基层合作组织”(Groundwork Collaborative)政策与倡导部门主管亚历克斯·雅克兹指出,美民众对经济的信心下滑源于实际生活压力的加重。他认为,当前政府在经济管理上未能有效改善民生,反而导致家庭债务创下新高,物价不断上涨,信心指数自然跌至低谷。

质疑民调忧虑,但物价上涨实难掩盖

福布斯新闻网站报道称,本月早些时候的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人对个人财务状况感到忧虑,而政府却质疑民调的真实性,称其为“虚假信息”。然而,多数民众正经历的是物价上涨带来的支出增加。尽管特朗普政府宣称“生活成本已大幅下降”,但电费、家具、电子产品及食品杂货等价格自其就职以来便普遍上涨。

报道截图

《纽约邮报》日前也指出,尽管特朗普政府宣称已控制通胀,但消费者仍承受明显经济压力。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此前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亚马逊、塔吉特和沃尔玛服装价格平均上涨11.5%,大型连锁店家居用品、宠物用品及消耗品、健康美容产品以及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10.8%、6.1%、7%和8.3%。

多因素推高物价:民生消费受显著冲击

物价上涨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其中特朗普政府对多国加征关税的政策尤为关键,咖啡、家具、儿童玩具等多款商品价格受其影响普遍走高。

具体来看,尽管9月美国食品通胀率回落至3.1%,但肉类等部分食品价格依然高企。香蕉因关税影响价格上涨8.6%,牛肉价格则受干旱天气和进口关税双重作用,涨幅较为明显,政府正考虑增加阿根廷牛肉进口以缓解压力。

家具行业所受影响更为显著,10月美国政府宣布将部分家具关税提高至30%后,宜家等品牌多款产品随即上调价格,联邦数据显示,客厅及厨房家具价格同比上涨近10%。咖啡价格受气候异常和关税双重影响,同比大涨41%,南加州家族企业“克拉奇咖啡”已因成本上升两次上调价格。

物价上涨直接冲击民生消费。61岁的纽约皇后区居民克里斯·索汉,作为两次支持特朗普政府的选民,如今采购同样商品需花费更多资金,不得不减少购买频率、调整消费结构,他对当前政策效果感到失望。这一案例不仅反映出部分美国民众对政府政策的质疑与不满,更凸显出政策实施效果与民众期望之间的明显差距。

(编译:马芮 编辑:高琳琳 韩鹤)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