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育人方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浦江县以系统化布局、特色化推进、全域化落实为抓手,构建“课程体系化、基地场景化、活动项目化、评价多元化”的劳动教育新格局,让劳动教育成为滋养学子成长的生动课堂。
“把粽叶卷出一个窝,放上糯米,卷紧了……”七里中心小学的美食工坊里,老师正带领着孩子包粽子。学生们认真专注,享受着劳动的快乐。
卷叶、裹米、捆丝,看似简单的几个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并没有那么简单,不是包扁了,就是漏米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纷纷拿起粽叶,兴奋又认真地包起粽子来。折粽叶、填糯米、裹叶子、扎线……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忙得不亦乐乎,大家你争我赶,不甘落后。不一会儿,一个个饱满漂亮的三角粽子、四角粽子就包好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们笑的比粽子里的蜜枣还要甜。
虞宅中小和平安中小开辟了班级“责任田”,孩子们按分工负责浇水、施肥、拔草,用笔记本记录作物从发芽到结果的全过程。秋收时节,玉米、向日葵挂满枝头,学生们采摘后在“蒲公英小市场”摆摊售卖,在吆喝与交易中体会劳动创造价值 。
浦阳五小劳动实践基地的番薯成熟了,正组织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开展秋收挖番薯活动。同学们清理藤蔓、小心挖土,在收获惊喜与自豪的同时,也将亲手所挖番薯带至食堂,学习制作成各类美食。教育场域不限于教室,学校推行此类实践旨在让孩子们脚沾泥土、心悟劳动,将“劳动创造幸福”的种子深植心中,让教育在真实土壤中生根结果。在浦江从幼儿园的趣味农事到中小学的技能实训,各校结合学情打造特色劳动场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锤炼本领、体悟价值,绘就全域劳动教育生动图景。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