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安:做好办案的“质量总监”与“流程管家”

以“案”为安:做好办案的“质量总监”与“流程管家”

来源:鲁网 2025-11-17 15: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执法司法工作的链条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直接办理案件,却全程守护案件质量;他们不直面当事人,却始终为公平正义护航。他们,就是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的案管工作人员。看似“幕后”的岗位,却肩负着案件管理、监督、服务的多重职责,是执法办案规范化的“第一道防线”和“最后一道关口”。

规范案卡填录:“四个检查全覆盖”

织密案卡管理“监督网”。案卡数据是案件办理的“晴雨表”,为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案管部门聚焦关键环节,开展“穿透式”检查:

案卡填录规范性检查全覆盖:逐案核查案卡必填项、选填项填写情况,重点检查案由认定、强制措施适用、证据材料关联等核心信息是否准确,是否存在错填、漏填、乱填现象,从源头杜绝“数据失真”。

案卡核销及时性检查全覆盖:针对已办结案件,核查案卡核销是否与案件办结同步,是否存在“案结卡未销”“久拖不销”等问题,建立核销台账,明确核销时限,确保“案结即销、销即规范”。

案卡数据逻辑性检查全覆盖:运用数据比对技术,检查案卡信息与卷宗材料、文书内容是否一致,比如“采取强制措施日期”与“拘留证签发日期”是否矛盾、“移送审查起诉日期”与“受案日期”是否符合法定时限,严防“数据打架”。

责任落实倒查全覆盖: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谁填录、谁负责,谁审批、谁把关”,通过“一案一通报、一错一整改”,将责任压实到办案人、部门负责人,确保问题整改不走过场。

紧盯“关键少数”,督促案卡填录“零差错”。案卡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常态化的督促与引导,通过“每日提醒+每周通报”的举措推动责任落地,利用办案系统自动预警功能,对临近填录、核销时限的案件,向办案人发送提醒信息;每周汇总案卡填录错误率、核销及时率,在单位内部通报排名,倒逼责任落实。监督不是目的,规范才是方向。案管工作人员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完善机制”为闭环,对检查中发现的填录错误、程序瑕疵等问题,形成通报并限期整改,问题通报点名道姓不遮掩,跟踪整改成效,确保“件件有着落”。

规范听证程序:让每一次听证都“阳光透明”

听证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公正处理的重要环节,与案卡管理相辅相成,该院案管部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做到“三个规范”。

听证前准备规范:及时告知当事人听证权利,明确听证时间、地点、主持人及听证范围,确保当事人充分行使陈述、申辩、质证权;同时在案卡中准确记录听证安排,做到“程序步骤全留痕”。

听证中流程规范:严格遵循“申请—受理—通知—举行—记录”程序,保障听证参与人平等参与,对听证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如证据出示、辩论发言)同步在案卡中精准填录,确保“过程可回溯”。

听证后衔接规范:听证结束后,及时梳理听证意见,将是否采纳及理由写入案件处理决定,并在案卡中更新“听证结果”信息,实现“听证—处理—案卡”无缝衔接,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

案管工作没有惊心动魄的办案故事,却处处体现着“细节决定成败”的严谨;没有聚光灯下的高光时刻,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为执法司法公正筑牢根基。他们是案件质量的“质检员”,是流程规范的“导航仪”,更是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平凡岗位上,书写着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守护。

下一步,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四个检查全覆盖”机制,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抓好案卡填录与核销工作,同时守牢听证程序的“公正底线”,用精准的数据、规范的流程、透明的程序,不断提升执法办案质效,让每一起案件都成为经得起检验的“铁案”。(文、图/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