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润集团在上海发布《2026胡润智榜·大中华区卓越推荐律所TOP100》。本次榜单得到中国领先的法律行业生态平台 —— 智合旗下的法律行业智库智合研究院的独家研究支持。
榜单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中国律师事务所总数已达4.5万家,执业律师人数达83万人。这一庞大的规模,深刻反映了律师行业与国家发展进程的紧密联结。从1990年代末首批合伙制律所落地,到现在实现从本土实践到国际视野的历史性跨越,是改革与法治相辅相成的有力证明。
与此同时,中国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取得关键突破。2025年,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以及“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组建,两大国际性法治平台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中进入了深入参与的阶段。司法部数据显示,我国涉外律师规模已达1.2万余人,律师事务所的海外布局扩展至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3家在“一带一路”沿线,涉外仲裁与调解体系不断完善,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构筑了坚实的法治护航后盾。
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律所的“卓越”标杆,正直接体现在服务大型企业与复杂商业实践的能力。本次榜单旨在系统梳理在企业法律服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律所,重点关注其在公司治理、本土与跨境上市、并购重组等核心业务上的卓越表现与市场影响力,同时综合考量律所的规模保障、全国一站式服务能力以及企业评价,呈现国内卓越的赋能商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此背景下,本次上榜的100家律所呈现出显著的规模化与专业化特征:平均拥有1424名执业律师,业务范围平均覆盖12个核心城市,其承接的沪深300成分股企业法律顾问业务,所涉企业累计市值接近6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庞大的规模,深刻反映了律师行业与国家发展进程的紧密联结。
上榜律所中,半数律所已实现10个以上省会及直辖市的广泛覆盖,覆盖20个以上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律所占比达22%。从人数分布来看,规模5000人及以上的超大型律所占比仅4%,近六成律所规模在500—2000人,500人以下的律所占比24%。从地域分布看,上榜律所总部高度集中于北京和上海,两地分别拥有50家和19家上榜律所。深圳与杭州紧随其后,分别有5家和4家律所入选。
会上同时启动了2026年度“胡润智榜·大中华区卓越推荐律师榜”调研计划,该计划将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和专业方向开展持续深入研究,通过收集更多市场反馈和数据,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