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公安局桥盟派出所:“串门”唠反诈 守护居民“钱袋子”见实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7 10:5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17 10: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筑牢反诈防线,淇县公安局桥盟派出所创新宣传模式,各社区警务室民警主动走进居民家中“串门”,通过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举措,将防骗知识送到群众手中,切实守护好居民的“钱袋子”。

形式多样,反诈宣传“送上门”

各警务室因地制宜,推出各具特色的宣传方式,让反诈知识触手可及:云蒙小区(阳光警务室):民辅警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方式,积极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君和院(沬水警务室):民警冯宪黎带队,联合商务工信局及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上门入户宣传,实现精准覆盖。朝阳一期(朝阳警务室):巧妙推出“知识+实惠”组合拳,将反诈宣传页装入定制礼品袋发放。此举深受居民欢迎,大家踊跃领取,更有热心居民主动成为“反诈宣传员”,向邻里亲朋扩散防骗知识。

案例拆解,骗局套路“听得懂”

宣传不仅靠材料,更重在实效。光发材料可不够,关键得让大家能听懂、能记住。民警们可没照本宣科,用“拉家常”的方式,结合“冒充客服退款”“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等高发案例,以大白话深入浅出地揭露骗子套路与话术陷阱。同时,民警反复向居民强调防骗核心原则——“不轻信、陌生来电多核实;不透露、个人信息守牢固;不转账、核实清楚最重要;不扫码、不刷单、不点陌生链接、不接转接电话”,为居民筑牢多重防护网。

成效显著,警民携手“筑防线”

此次“家门口”的反诈宣传成效显著。累计发放宣传资料数百份,悬挂横幅营造出持续警示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居民们普遍表示:“现在对诈骗手段更清楚了,心里更有底了!”防范意识显著提升,社区“全民反诈”的防护墙越筑越牢。接下来,各个警务室还会继续探索更多接地气、有新意的宣传方式,把反诈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地推进下去,和社区居民一起,共同筑牢安全防线,让大家住得更安心、更踏实。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