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传统志愿服务普遍存在“两个不”问题:服务不精准、成效不显著。为破解这一难题,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创新推出“心声圈,暖心伴”文明实践品牌,以社会工作专业工作方法——小组工作为实施路径,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平台,通过发放“需求清单”,精准识别群众共同需求;通过组建主题互助小组,链接专业志愿者开展陪伴式服务;通过支持小组成员自我发展,形成志愿服务多点开花的暖心生态,为基层文明实践注入新活力。
为丰富品牌内涵,该街道选取人流量大的便民服务中心为试点,将妇女群体列为首批服务对象,在中心接待处设置《基层妇女精神文明需求清单》,邀请来访妇女自愿填报,仅一周,便回收有效清单19份,梳理发现11名妇女有“自我价值感不强”诉求,经一对一沟通,最终有5名妇女自愿组成互助小组,共同成长。随后,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牵头,迅速组建以“自我价值感提升”为主题的“大女主”互助小组,策划6节课程,包括建立信任的破冰课、职业扩展的培训课、聚焦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的心理课等,通过精准链接具有相关专业的志愿者,引导组员自我提升,搭建互助成长平台。
组员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逐步走出困境,实现自我价值重塑。其中,卢大姐,因身体原因不能再从事卖烧饼的生意,儿子外出上学后倍感孤独,在小组鼓励下,她主动申请“妈妈岗”,成为便民服务中心帮办代办专员,重新找回社会角色,自信满满。杨大姐,丈夫去世,女儿在外工作,长期独居,参与小组后,她积极回村参加活动,虽家住城区,却心系乡土,成为村务活动的“热心人”,赢得乡亲一致好评。魏大姐是种粮大户,生活相对封闭,加入小组后,她在田间地头发光发热,主动分享种植经验、宣讲政策知识,从“被服务者”成长为“服务他人者”,价值感油然而生。
“大女主”互动小组的成功经验迅速辐射至其他行政村。垛石桥村借鉴该模式,成立了“幸福家长”小组,聚焦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提升家长育人能力。组员李风华更因表现突出,被聘为街道家长工作站老师,定期为全街道家长授课,实现从“学员”到“讲师”的华丽转身,将个人成长转化为惠及更多家庭的资源。
两大小组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推动“心声圈,暖心伴”文明实践品牌深入人心。下一步,该街道白杨店村将推出“书香伴读”小组,面向读书爱好者开展主题服务,持续扩大“心声圈,暖心伴”品牌影响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向更深、更实、更暖。(图片由马文玉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